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思想理论创新:焕发“彻底说服人”的力量
戴木才
//m.auribault.com 2017-10-16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作用,为了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党心军心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武装,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思想先导转化为强劲的精神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大向强发展的时代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以创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推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突出实现中国梦这个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就是深刻把握思想理论建设规律,突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近期目标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有了这个目标和理想,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感召人、激励人、凝聚人,人民才能有所趋赴,不懈奋斗。

  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主题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局面。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际关系与外交、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社团工作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

  以“主题”“主线”为主调。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紧紧扭住“主题”和“主线”,深入阐述宣传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阐释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精心组织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眼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对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坚持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形成强大思想舆论力量。

理论指导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量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一个没有理论支撑的民族,不可能自立自强,更难以持续长久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从历史上看,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始终与党的理论创新密切相连。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根本保证。

  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部署。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使命,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导行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的鲜明特征,就是紧紧围绕服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加强思想理论创新的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就把思想理论建设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目标紧紧联系起来,为现阶段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思想观点,而且从战略上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决策部署。例如,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化和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举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加统一、力量更加凝聚,信心更加充足。

价值引导转化为切实的行为规范

  价值是行为的引导。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是兴国之魂、强体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社会的道德风尚进一步改善。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廓清思想迷雾,增强阵地意识,开展价值引导。

  强化信念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真理的自觉认识,这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能“彻底说服人”的伟大理论,是把握“伟大斗争”的基本趋势、基本方向、基本价值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治国理政,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都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民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治国理政的要素之中。

  强化法治的力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现代化,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根本和关键还是要靠制度、靠法治,靠提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构建以法治为根基的社会新秩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撑,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进一步迈向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的轨道。

  强化道德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实现价值共识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利于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强大力量。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出发,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大力开展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将其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搞建设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本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举措,来指导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作者:戴木才,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