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大师周建明:匠心“鬼工”凝聚方寸之间
//m.auribault.com 2015-05-25 10:49:14来源:中工网作者:笑语

 

     近些年来,北京的文玩市场越发火爆起来,除了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几个闻名全国的文玩市场外,京城老百姓街谈巷议,身上戴的、手上把玩的各种手串、念珠更是五花八门、种类极多。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5月21日,“2015第六届中国文玩及配饰展”在北京老国展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玩展商、艺术家和文玩爱好者前来交流和“捡漏”。 当代苏州核雕技艺的优秀代表人物,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周建明,也带上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和雕刻刀北上参展。


四十年“匠心”技艺


    周建明的展位设在了展会一个僻静的角落,前来观摩、洽谈的文玩爱好者来了一波又一波,却始终是周建明的两名徒弟在接待。一旁的周建明戴着老花镜,气度从容的用雕刀一刀一刀的在寸许长的橄榄核上刻下印记,完全不理会周围的喧嚣……渐渐的,一个英气长髯的关公形象有了雏形。


    “我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工作,一般到晚上10点休息,几十年天天如此。我觉得拿刻刀是一种享受,三天不拿刀就像缺了什么一样,心里难受。就是参加展销会,也要带台灯、刀具,得空的时候刻几刀。”周建明说。


     已经年近花甲的周建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手工雕刻,至今每天都在创作新的作品。对周建明来说,手工雕刻的每一粒橄榄核都具有生命力,即使是同一位工匠雕刻的同样造型的作品也会有差别,且独具神韵。


    “机制核雕和手刻品很容易区别。首先,我们目前的电脑雕刻机用于核雕生产技术尚未成熟。橄榄核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机器受限制,而且还雕不出精细的立体作品,而只能雕一些浮雕类、文字类产品;其次,机雕产品没有明显的刻刀痕,线条模糊、呆板,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神韵;其三,机雕产品量大且千篇一律,同一产品除了大小有区别外,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区别。”面对市场上充斥的机雕作品,周建明并不看好。


     坚持手工雕刻,是周建明多年来秉承的“匠心”之一。现在,周建明雕刻内容简单的橄榄核需要半天时间,中等难度的一般三天,复杂的最多要十天才能雕一粒。


     很多人了解核雕工艺是通过初中时代的一篇课文——《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中所记叙的这枚核雕出自明代著名微雕家王叔远之手,王叔远是江苏常熟人。现在江苏苏州一带,王叔远的核雕技艺被传承至今。


    周建明用四十年的时间,守候传承着专门技艺,也正是这份潜心探究核雕近四十年的“匠心”,让周建明在业界享有盛誉,被称为我国当今核雕界的领军者。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8页


编辑:秦笑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