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互联网+”的最后赢家?-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视点

谁是“互联网+”的最后赢家?

石述思
2015-12-20 07:01: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史上规格最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想必会使持续升温的“互联网+”热潮攀上一个新的峰值。

  一个确认的事实是,如果不能积极拥抱互联网,很可能在未来的转型升级中被时代抛弃。

  但更尖锐的拷问是:这些狂热的互联网追随者,多数真的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吗?

  或许,只有经过更加残酷的市场淘洗,我们才能知道最后谁是风口上的猪,谁是展翅的雄鹰。

  12月14日,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和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的手握在了一起——34岁的TCL集团与11岁的乐视网联姻,系2015年年底智能电视行业整合爆出的最大新闻,被市场观察家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2015年中国经济最火的词是“互联网+”,它被很多正在经历严冬的中国企业视为一根救命稻草。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振兴中国经济的一项国策以后,各大卫视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节目。最初,只要是涉及“互联网+”的项目,都极易在录影现场获得投资人青睐,并获得高额融资。但现在,只要一提“互联网+”,投资人都会高度警惕,一定会认真追问:加什么,怎么加?

  而昔日热闹非凡的北京中关村创业一条街,目前骤然门可罗雀。不少投资界的常客纷纷选择外出休假。一些胸怀梦想,豪情万丈的创业者哀叹:没想到钱荒这么快就来了。

  毕竟,不少被互联网炫目的概念和诱人的模式忽悠的风投最终变成疯投——投完便疯了。

  一篇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文章称,2014年完成A轮融资的846家公司,现在几乎全部深陷生存危机。而网络上流传的一份O2O项目死亡名单上显示,近年来,汽车、社区、旅游、教育等16个领域的多个O2O项目关门大吉,仅外卖餐饮O2O项目倒闭的就有十几个。

  其实,在美国,“互联网+”的一些典型失败者早已敲响了警钟。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生鲜O2O企业WEBVAN在没有看到用户时,就烧掉4000万美元建了一个仓库,之后的扩张也是极大手笔,直到倒闭,他们烧掉了12亿美元。那是在2001年。随后共享经济的始祖级企业Homejoy的倒闭更令人震惊,投资者、媒体人甚至是消费者们都开始对共享经济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

  一些实业巨擘开始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做出重要修正——靠强大的制造、顾客、渠道、创新基础书写“实体+互联网”,宛如德国那样。

  无论海尔的物联网实验还是华为CEO拒称“互联网公司”的执拗和自信,都在表明:在经历过最初的浮躁、迷失和伤痛之后,中国“互联网+”将进入残酷的大浪淘沙阶段,最后的幸存者都必须有强大的实体支撑。

  于是,2015年10月,58岁的TCL董事长李东生决定为自己的企业代言,并大声疾呼:“挺起中国经济脊梁。”

  与乐视的联姻则体现了TCL的“+互联网”逻辑:依托TCL集团智能硬件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优势,TCL多媒体围绕视频、教育、游戏、生活四大垂直子生态,建设面向用户的服务业务体系,已与业内领先的互联网内容及牌照方建立起优质的客厅经济生态,智能电视平台运营能力快速提升,正快速转变为全球化的多媒体娱乐科技公司。

  联姻不仅为擅长资本运作的乐视稳固了实体的基础,为致力于国际化、智能化的TCL集团腾飞修筑了更为宽广的“互联网+”跑道。

  在接受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时,李东生讲到了一个关于鹰重生的故事。他说一个鹰到它40岁的时候,它必须要经历一个重生的过程,因为那个时候它的羽毛已经太重了,它的喙已不锋利了,它的爪,也要有一个蜕变的过程。所以鹰到了这一个阶段,它要在岩石上,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把自己的老的羽毛拔掉,把喙也给敲掉了,然后长出新的羽毛和新的喙,然后它会再有30年的生命。

  不过,前提你首先是鹰,而不是猪。

  如果你目前仍旧痴迷于“互联网+”眼花缭乱的新概念、新模式、新理论,请注意:中国决策层推出的“互联网+”最终目标是振兴实体经济。

  声名显赫的互联网巨人马云本身有两个著名的外号:一个叫败家娘们协会主席——这是褒奖,阿里通过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保障其选择权,使“顾客是上帝”开始名至实归;另一个叫中国假冒伪劣协会秘书长,虽说非马云之过,但也深刻折射了中国“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

  快速奔跑的中国“互联网+”,别忘了最初为什么出发。

  因此,李东生、张瑞敏、任正非等的探索更值得全情期待。鹰的重生会成为中国实体的常态,“互联网+”将为它们插上新的翅膀,最终在全球市场有尊严地翱翔。

编辑: 周文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知名公益人士涉性侵:莫借公益行“不轨”

    公益圈只有做到行业自净,以绝对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性侵事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回公众信任。昨日,一位受害女生实名举报知名公益人、乙肝权利倡导者雷闯三年前性侵了她。她收集的信息显示,雷闯所犯之事不止一例雷闯在公益倡导方面著名的案例,是多次从广州出发徒步进京,呼吁全社会去除乙肝歧视和偏见,营造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的就学就业等机会

  • 杨澜:时刻准备突破舒适区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记者曾多次和杨澜面对面采访,每次都感到自如且舒适。她会微笑着聆听你提出的每个问题,即便面对范围略大的提问

  • 石鼓镇里说植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