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包丽敏:让公共舆论空间从低质变优质
//m.auribault.com2013-12-16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网络舆论生态中的种种恶劣现象着实让人沮丧。先是网上流传一组照片指称“大妈讹老外”,在事实未明的情况下,舆论汹涌,群情激愤,有网友发出了“走自己的路,离大妈远点”的调侃语;后是警方公布调查事实,原来老外不仅违反交规撞了大妈,并且还将因非法就业而被遣返回国。“剧情”堪称惊天大逆转。有媒体趁势盘点2013年发生的其他几桩新闻乌龙事件,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自媒体,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评头论足的冲动,已经超越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谨慎和质疑精神”。

    这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的慨叹,有人悲叹网民的浮躁和非理性,有人指责媒体的不负责任,有人怒斥网络推手兴风作浪,还有人因此要求政府严厉整治舆论。

    比如,不问事实、不分青红皂白就抡起道德批判的大棒;宣泄情绪远甚于表达观点,不分是非只站立场,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激进总比温和有市场,语不惊人死不休总比理性持中受追捧;低俗内容和鸡毛蒜皮的八卦琐事,总比对重大议题的严肃讨论更吸引眼球;无知和偏见有时大行其道,恶意的谣言和不实信息常常招摇过市……我就亲耳听过,一位领教了网民各种非理性口水的人士,愤而将网络这一公共舆论空间直斥为“公厕”。

    然而,对网络舆论病态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人们,必须正视和接受一个现实:网络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公共舆论空间。今天,任何人只要有一部手机,或网吧里的一台电脑,就可以进入这个空间,表达好恶,发出声音,民意的形成和呈现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迅速。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垄断,让以前没有渠道发声的“沉默的大多数”有了发声的可能。

    这样一个公共舆论市场,对社会政策的制定、议程的设置,都将发挥不容小觑的影响。网络带来的开放不可逆转,你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谓的“低素质”网民清除出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公众的言说质量,形成一套健康的言说规则,从而让公共舆论空间从“低质”变得“优质”。

    光靠对恶意搅局者和违法者进行打击整治显然是不够的。有句话说得好,“流言止于智者”。治本的办法,还是得靠普遍提升公众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理性程度,让尽可能多的网民和言说者成为“智者”。

    普及知识、完善人们的知识结构,固然可以让更多人远离无知的陷阱,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但普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更有助于让国民变得理性、智慧。

    欧美国家的许多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教会他们要富有怀疑精神、包容多元观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克服自身的思维盲点。这些都有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更理性成熟、更不易受忽悠的国民群体,尽可能地避免不理性的民意和群情汹涌绑架公共政策。

    这值得我们的教育界借鉴。这样的治本之策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若持之以恒则必见成效,于国家、于民族善莫大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