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乡愁”其实也是“城愁”
刘奇//m.auribault.com2014-02-17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

  ●乡村与城镇的关系就像一对夫妻,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谁也不能取代谁,如果把乡村全部改造为城镇,那就变成了“同性恋”,人类将无法繁衍。

  ●今天中国的乡村是时代的前线,是灵魂的后方。说它是前线,因为三农是全社会聚焦的焦点;说它是后方,因为每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会时时泛起挥之不去的怀念。

  ●“乡愁”贯穿于人生这段从“离”到“归”的全过程,但如“归”后已找不到往日的记忆,“乡愁”将变成无尽的延续。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之所生者多元,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愁;有“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的农民工之愁;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文人之愁;有“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士大夫之愁。不论哪种愁,其源盖出于异乡的孤独、思乡的愁苦和归乡的尴尬。“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乡愁”的完整意义应当是“城乡之愁”。概而言之,“愁”出九脉。

  一愁被城市一元文化包裹

  “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与邻家言”,大体是城市人现实生活的写照。身居水泥森林之中,拥挤的空间、阻塞的交通、污浊的空气、充耳的噪音,不胜其烦,不胜其扰,不胜其愁。城市人口的集聚,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都承载着自己家乡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到这里,而这个陌生人社会几乎让所有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人必须去掉家乡味,用这个被格式化的标准改造自身,适者才能生存。这对于从熟人社会走来的群体而言,是呆板的、单调的、生硬的、冰冷的,失去了乡村文化的多元、自由、和睦、温情的特性。这种由乡而城的两种文化冲撞,自然产生“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况味。

  二愁“小桥流水人家”的故乡风貌何以得见

  “谁不说俺家乡好”、“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是中华民族融化在血液中的传统文化。故乡不论贫穷或富有,落后或发达,是自己可以骂一千遍也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家乡的颜色、家乡的声音、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调、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镌刻在每个人大脑的“硬盘”上,不管身居何处,常会触景生情,常于梦中浮现,这是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特殊情感。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也未能免俗,在当了十二年皇帝之后的公元前195年10月,回到故乡沛县住了20多天,天天大宴乡邻,并意气风发地唱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千古名句。

  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中华儿女,尤其身居闹市者,思乡念家自是情理之中,他们思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思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思念“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适,思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现在,“灭村运动”、“农村脱农”的谋划时常见诸报端,似乎农村无农才算过瘾了,其实农业文明是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并行不悖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三大基本载体之一。

  三愁承载几千年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

  在意大利、希腊等欧盟诸国,几千年的历史遗存、文物古迹,保存完好者屡见不鲜,而在中国,明清时代的这类完整建筑已属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宋元、唐汉、先秦了。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称,近30年来有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半数以上是毁于拆迁。中国的村庄2000年时约有360万个,到2010年的十年间,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减少300个,全国31个省市区上报传统村落11567个,首批入选的648个,其余不能入选的如靠地方保护,其命运难测。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尚且如此,那些零星分布于数以百万计的村落中的古旧建筑、石雕、木雕、文物古迹、乃至衣着服饰更是可想而知,它们可能正遭受建设性的破坏、开发性的毁灭、商业旅游性的改造。

  有着几千年文化艺术积累的民族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却不惜巨资建造“求高、求大、求怪、求奢华气派”的荒诞建筑。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本该很好地继承保护,这才是有价值的文明产物。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一切都该推倒重来建新的,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业绩。我们有些干部如果到英国牛津剑桥去看看,可能会认为那里没有现代气息,那么多古旧建筑太丢脸,该拆掉重建。在这种荒谬逻辑指导下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怎不令人发愁!

  四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继断了香火

  中华文化的历久不衰、薪火相传,大多仰仗于流布乡村的非物质文化。大到世界上独一无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农业哲学思想“天时地利人和”;中到农业税收制度、土地制度、农户管理的村社制度,农业生产中的稻鱼共生、猪沼鱼、草灌乔,立体、循环、生态等经济模式,动物的杂交、鲤鱼通过转基因分离出金鱼等技术;小到民风、民俗、方言、礼仪、节日、节令、时序、民族、杂技、地方戏、中医药、传统乐曲、传统手工艺等,乡村中蕴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宝库,如今在“快文化”、“洋生活”、“超时空”的现代生活方式引导下,这个宝库不要说开发利用,大多无人延续,其消失的速度十分惊人。

  日本之所以在不长的时间里能以科技立国,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与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念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美国以高新技术胜,中国以数量胜,日本则以历代传承的精巧工匠胜。一项技艺只要社会需要,哪怕不赚钱,几十代人一脉传承,百年老店,甚至千年老店遍布全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具体的体现。

  13亿人的中国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百年老店已是屈指可数,而且不少还在迅速消亡,这是民族的悲哀。两亿多农民工涌入城镇寻找生计,剩下的“386199部队”(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数量剧增,广大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备受关注,被戏称为“386199部队”,38即妇女,61指小孩,99代指老人)自顾不暇,谁来承接祖先几千年来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香火。

  纵观人类历史,城市只是晃动在人类眼前的诱惑,乡村才是链接人类心灵的脐带。如果只知道从乡村索取食物,索取肉体的营养,不知道从乡村汲取传统,汲取精神的营养,人们所追求的现代文明将只是空中楼阁。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