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不能用办实事代替转作风
■姜 晓//m.auribault.com2014-05-06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实际,边学习文件提高认识、查找纠治问题,边见诸行动、为官兵办实事,取得良好收效。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存在模糊认识,觉得转变作风就是为基层多办实事,只要把基层想办的事办好了,转变作风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个观点显然不正确。习主席不久前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既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为群众兴办实事是职责、是本分,不仅要办,还要办好,但兴办实事,并不等于思想问题就解决好了,不良作风就彻底纠治了,好作风就完全树立起来了。

  要认识到,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兴办实事是具体行动,我们不能用个别或某些方面的行动来衡量人的总的思想观念。尽管为基层兴办实事是党员干部作风的体现,但也要看到,有的领导干部干工作很勤奋,为群众办具体事情很尽力,可同时也存在重大问题决策时独断专行,不能问计于群众、问需于群众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并不代表其思想和作风的全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党性,提升思想境界,也就是习主席强调的,就是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只有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我们不能用单项标准为尺子来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部。

  从教育实践活动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角度来说,党员干部仅仅兴办实事也是不够的。活动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四风”问题。尽管解决“四风”问题成效如何最终要体现在为民行动上,但这并不等于说为基层兴办了实事,“四风”问题就解决好了。比如在过去,有的同志一方面确实舍得投入人力财力为群众办实事,而另一方面在个人生活上搞享乐主义,存在奢靡之风。这就说明,为基层兴办实事的行为不能代替对“四风”问题的纠治。要有效纠治“四风”,既要从党的执政地位、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提高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而这些显然是不能用为基层兴办实事所代替的。转作风与办实事是因果关系,果是因的体现,但果不能替代因,更不能解决因的问题。把这个关系认识清楚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就不会将观念与行为的关系颠倒。

  有些同志之所以把为基层办实事替代转作风,我以为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有图省事的心理,觉得教育实践活动又是理论学习,又是对照检查,又是制定整改措施,嫌做法繁琐。而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践行宗旨,觉得只要多为基层办实事,就一步到位了。二是觉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经常向上级汇报活动的情况,而最易得彩的就是服务基层,多办实事。这样,有的同志就轻思想教育和作风转变,而重做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使人觉得自己转变作风见效快、效率高。三是觉得可以赢得基层官兵认同。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好不好,群众评价是关键一票,为了更早更多地赢得群众认可,有的同志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为基层办实事上。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有的单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兴办实事搞得很火热,思想教育和查找问题等显得相对冷清。

  让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达到目的、富有成效,关键在于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党员要按照中央部署的要求来进行,既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又要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这个关键,同时还要保证抓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抓问题坚持自查自纠,定整改措施确保持之以恒等各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注重在增强党性、坚定信仰、改进作风、增进道德上下功夫,把问题解决在思想观念这个总根子上,让转变作风成为自觉。相信只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好了,作风自然也就正了,为基层兴办实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