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公共服务不能只留“半扇门”
何勇海
//m.auribault.com 2018-02-28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作人员还必须从思想深处转变工作理念,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同时,对服务效率低下引发群众强烈不满的部门与人员应严肃问责、从严治权

  机场、车站安检口,旅客排成长队;医院挂号口、取药口,患者、家属摩肩接踵;银行网点窗口、水电气交费口,市民列队翘首……在“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的当下,与“马上就办”“只跑一次”等政府办事方式相比,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却“风光依旧”:“开半扇门、关半扇门”,开一半窗口,关一半窗口,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止步于“一米线”前(2月26日《半月谈》)。

  公共服务“开半扇门、关半扇门”,开一半窗口,关一半窗口,确实是普遍现象,公众对此已司空见惯。手续明明不麻烦,却因开放的办公室或窗口较少,导致老百姓要耗上大半天等候,有时大半天等候下来,还办不成事;明明可以耐心交代或解释,却因实际服务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不愿或无暇交代或解释,导致老百姓感觉云山雾罩,办事材料一次两次三次都补不齐全,来回跑了不少腿,说了不少好话,浪费了许多时间。当然了,也因开放的办公室或窗口较少,一些正在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口渴了、内急了、肚饿了等时,不得不用“暂停服务”,将排队等候办事的群众晾在一边。

  公共服务中的“半扇门”现象,说穿了呈现的是“一边是群众排长队,一边是服务能力闲置”。公共服务部门与机构倒是轻松了,可办事群众却会深感办事慢、办事难、办事烦。比如有办事群众曾对媒体说,办事“不明白”,再遇上人家“不解释”,办事也就“不顺利”,这样办事真“磨人”。在“磨人”之时,“半扇门”现象还会损害相关部门与服务机构的形象,推卸公共服务职责。尤其是对于一些行政服务部门而言,既然已经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理当让老百姓在更少的时间、更简便的程序之下办成事、办好事。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公共服务“半扇门”现象仍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变种,属于“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虽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方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开半扇门、关半扇门”,开一半窗口,关一半窗口,来继续追求自我的轻松甚至保持慵、懒、散、慢、混、拖、卡的局面。明明可以甚至应当马力全开,他们却选择半开,明明人满为患,他们却任由老百姓排长队。门难进、脸难看了吗?没有!实际上,服务效率还是与原来一样,群众并没有从作风整治中有切实收获和感受。

  如何化解公共服务的“半扇门”现象?对于行政服务部门而言,简化流程、改善手续只是基本要求,工作人员还必须从思想深处转变工作理念,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同时,对服务效率低下引发群众强烈不满的部门与人员应严肃问责、从严治权,倒逼他们在面对排长队的群众时不再冷眼旁观。此外,还要依托“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交通、银行、医疗、水电气暖等服务机构,应当引入竞争淘汰机制,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以此倒逼服务意识落后、服务质量低下的机构进行整顿提速,真正实现通过打开“一扇门”,给群众开启“一片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