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改革发力 需要“坐实”的品格
梅明蕾
//m.auribault.com 2016-02-22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武汉市研究加快推进“创谷计划”,国务院确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国家出台措施加快众创空间发展、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春节甫过,从中央到地方,经济改革发力的势头明显见猛,说只争朝夕并不为过。近日中办国办又印发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考核办法,指明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将约谈负责人。这就意味着,任务布置下去只是开始,“钉子回脚”是必须的。

  人们印象中,十八大以来,中央但凡有大政方针出台,总伴随着一路坐实的行事风格。最可感知的,是八项规定颁布后,随之便在全国上下形成“全场紧逼”的态势。谁人不知“三公消费”的控制及至杜绝何其难也,多年来见诸红头文件和各大媒体的相关办法、举措数不胜数,但歪风依旧照刮无阻。何故?所有一切无非流于表面文章,并未坐实。而后来出台的“规定”则是“来真的”,各单位严查不说,还动员全社会随时举报。你今天公车私用、公款吃喝,明天就可能见诸媒体,收获处分;你以为过了这个“风头”便可再行无碍,谁知数年过去,从严的势头丝毫不减。于是我们见到,每逢长假,不少单位规定公车就停放在公家的车库里,从“不敢”到“不能”已初见成效。

  说到“坐实”,一般被认为是执行层面,而决策则往往更重要。支持其观点的有一句话是,战略上的失误靠战术难以挽回。这固然不错。但决策层面就不需要“坐实”的品格吗?事实上,你不抱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不作深入的调研,缺乏周密的长考,忽视全面的审视,正确决策又从何而来,而上述的一切,正乃决策阶段的“坐实”。所以“坐实”的为政品格,其实涵盖了干成一件事的全过程。

  改革发力,正因其任务重、难度大、民众期望高,所以面临的考验也格外严峻。种种改革中,既有即时的冲刺,也有灵活的变速,更有长期的坚持,与之相对应的,没有放之天下而奏效拿来就用的良方宝典,只有各各不同的应对之策。这里,每走一步、每一环节的“坐实”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如此,每一项改革才不至草草收场,甚至沦为“豆腐渣”。

  改革发力,主角是政府,问责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各级官员。问责直“逼”为政者将工作做得更实,而不敢、不能上下“忽悠”。上级对下级的问责固然有效,而社会随时随地的监督也不可少,毕竟广众不会有什么“政绩”的关切,且天然地对“办实事”具亲和力。这或将使政府在改革发力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方向感。

  “坐实”的倡导,其实并无新意。然而面对那些浮夸成风的过往,以及制度并未完善的现实,这样的呼吁从未过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