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折促销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是商家之间竞争激烈化、营销策略多元化的表现,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和商业发展趋势,但不意味着可以耍花招蒙骗消费者。
“双11”电商促销活动又将到来,但今年商家促销方式和规则更复杂,例如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网友纷纷吐糟:“简单粗暴的直接打折已经很难见到了,买个百十元的东西,得花几个小时研究规则”“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见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当人们渐渐熟悉了“双11”传统的营销手段时,其打折促销又迅速变幻出各种新花样。“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时下这句网络流行语成了人们吐槽“双11”花式打折促销的生动注脚,各类促销规则之繁复,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其实消费者更为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千奇百怪的促销规则究竟是真打折还是假优惠?打折促销真有必要搞出这么多花样吗?
其实,打折促销方式作为商家的经营策略手段,不可能一成不变,多一些打折花样未尝不可。毕竟,商场竞争是自由开放的,各路商家打折促销除了拼价格,还要打出差异化的好牌,只有保持变化并跟上发展步伐,方能在激烈竞争中分一块市场的蛋糕。这时候,定然是“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说到底,打折促销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是商家之间竞争激烈化、营销策略多元化的表现,是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和商业发展趋势的。
但需要强调的是,促销可以有各种花样,但千万别藏心思、耍花招。按理说,打折促销一般都是简单明了地让利,这样才能明明白白地吸引消费者,而若是制定出类似“购物百十元,研究几小时”的复杂规则,恐怕就有故布疑阵“算计”消费者的嫌疑了。毕竟,不是每一位消费者都有能力与耐心,去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计算“奥数水平”的打折规则,结果则很可能是要么干脆不买,要么稀里糊涂下单,甚至被坑。因而,打折促销花样翻新本身没有错,但商家如果试图利用噱头和复杂规则来欺骗、迷惑消费者,不仅犯了违背诚信经营的大忌,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设计纷繁复杂的打折促销规则,试图蒙骗顾客、浑水摸鱼的商家,显然是短视的、难以长久发展的。即便“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但在消费者的辨识能力越来越强、可选择的商家和商品越来越多的当下,假实惠注定换不来消费者的真青睐,甚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在未来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双11”尚未到来,一些想动歪心思的商家,此时整改为时不晚。
毛旭松:消费者硬气,不争气的电商才服气2014-12-12 |
潘洪其:“双11”更要警惕价格欺诈2015-11-04 |
常 武:“双11”尤须强化价格监管2015-11-10 |
电商打假,不能像“打地鼠”2015-11-12 |
吴 丹:“买买买”背后藏着经济新变化2015-11-12 |
庹新岗:“莫让假打折砸了自己的招牌2015-12-10 |
人们为什么赞赏工匠精神?2016-05-11 |
又见“双11”一场“消费”的压力测试2016-11-11 |
“618”和“双11”该如何竞争?2017-06-21 |
双11促销规则 不该让人犯晕2017-10-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