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一条玻璃栈道,有多少景区在“效颦”?
贺少成
//m.auribault.com2016-07-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玻璃栈道开通。据媒体报道,这条位于万佛山主峰的悬空玻璃栈道总长度约350米,相对高度差约120米,海拔高度600米。

  近几年,“玻璃栈道”是热词:2014年9月,河北白石山玻璃栈道对外开放;2015年7月,湖北省首条玻璃栈道在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建成;2016年4月,湖北宜昌长阳清江方山景区悬崖玻璃栈道正式开放;2016年6月,湖南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完成桥面玻璃安装……

  国人真需要如此众多且雷同的高空刺激项目吗?

  诸多景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拼命找不同:你号称最长,我就来个最宽;你要悬空,我就倚绝壁而建;你用汽车碾压来证明安全,我就用大锤砸……其实最终掩盖不了东施效颦的尴尬。

  不得不说,创新能力不足是国内旅游景区的通病。曾经饱受诟病的“门票经济”,时至今日仍无多大改观。从“门票依赖症”中便可看出大多数景区缺少创新创收的路子。

  与“门票经济”差相仿佛的是景区内雷同的纪念品。手串、手镯、镜子、梳子、簪子、刺绣钱包、帽子……这些东西,相信很多人曾经在多个景区与其“邂逅”。旅游商品的同质化、低劣化,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景区的特色,拉低了景区的人文水准。

  创新当然难,但正因为难,才凸显创新含金量之高。景区一窝蜂地上玻璃栈道项目,也许在短期内能吸引游客,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真能物超所值吗?尤其是在同一个省内上同样的旅游项目,很难保证不恶性竞争。

  中国的旅游蛋糕是越做越大了。仅去年一年,中国国内旅游便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蛋糕做大的同时,仍需多一些深耕旅游资源的细心和耐心。其实景区大多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为游客送上一份特色旅游大餐,开发自己的“西施”,而不是努力“效颦”,考量的是景区管理者的智慧。

  同时,对景区的一些文化创意和旅游产品创新,相关部门也应加大保护力度,不能任由创意被山寨、创新被抄袭。

  此外,是不是有座山就能建玻璃栈道?评估有标准吗?安全有保证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