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总决赛的爱与愁
工人日报—中工网 刘颖余
//m.auribault.com 2018-04-2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是时候说说CBA总决赛了。

  首先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值得等待的系列赛。往年这个时候,CBA总决赛早已偃旗息鼓。拜季后赛赛制改革所赐,今年的比赛场次增多,总决赛赛期延后,这对球迷和球员都是好事——球迷能多看球,球员多打比赛,双方相得益彰。据说,明年比赛还要增加,我想大家都会举双手赞成。和NBA相比,CBA比赛场次依然还是太少。

  这也是一个精彩而激烈的系列赛。两支从未有过总冠军头衔的球队,杀进总决赛,本身就预示着历史的改写。而他们也尽心尽力,努力拼杀,为球迷奉献了一个不可多得也难以复制的总决赛。他们还联袂上演了一场总决赛上并不多见的加时赛(上一次总决赛出现加时赛还得追溯到2007年)。在CBA公司转发的总决赛电视转播数据报告中,该场总决赛在CCTV5直播的收视份额高达3.84%,排在同时段所有上星频道节目中的第三名,比上赛季同期新疆与广东的第二场总决赛收视份额增长21%。平均每名观众收看该比赛时间长达42分钟,比上赛季增长14%,由此也可见今年比赛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而能验证CBA在成长的另一事实是,CBA外援频频被NBA看中:山东高速队半决赛抢七出局后,劳森火线加盟奇才队,莫泰被传已与欧洲豪门巴塞罗那队签约,而江苏队外援马尚·布鲁克斯和灰熊队也签下了一份为期两年的保障合同。CBA不再是NBA的养老院,而成为它的练习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CBA水平固然很难短时间内追上NBA,但也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最重要的是,年轻的CBA一直在成长,有强大的中国经济作为支撑,且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它能够吸引如此多高水平外援的重要原因。

  和NBA一样,CBA也有爱。辽宁队打到哪儿,辽宁球迷就追随到哪儿,是一种爱;易建联摸着郭艾伦的脑袋说:好好打,这次别丢了,也是一种爱;至于“功夫熊猫”韩德君扶起倒地的对手苏若愚,不用说,那同样是一种爱。

  CBA需要这样温暖的爱和传承,它能让我们的联赛变得更有温度更加人性化,让中国篮球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没有人会奢求一个完美的CBA,因此,总决赛上,外援成为绝对主角,予取予求,人们可以理解,也不会感到意外。但我们同样期望本土球员能不甘寂寞,敢于担当,打出真我的风采。可惜的是,无论是被球迷捧为亚洲第一后卫的郭艾伦,还是被视为下一个最有可能去NBA打球的后起之秀胡金秋,其表现都有些起伏不定,就是和当年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相比,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本土球员成长的速度,赶不上人们的期待,此为总决赛遗憾之一。

  总决赛另一遗憾,来自赛场之外。广厦主场,京骂横飞,还有“黑哨”“老二”“千年老二”等呼喊,亦让人很不舒服。凡此种种,都能证明,所谓球迷文化建设云云,的确任重道远。有趣的是,就在总决赛前,CBA公司还专门发布了一篇很长的倡议书,倡导球迷们文明观赛,营造良好的赛场环境。然而,言犹在耳,结果却事与愿违。有关方面也未能及时就球迷不文明行为作出相应处罚,以致部分球迷有恃无恐,甚至连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清晰听到整齐划一的“京骂”声。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职业二字,从来就不只是对球员的要求。对于CBA来说,俱乐部、媒体、球迷都需要变得更职业,因为它不是某一个人某一支球队的联赛,它是我们大家的联赛。

  郭艾伦在和刘铮发生冲突后,通过微博发声“多大仇多大恨……”说得好极了!总决赛有爱有愁,但不应有恨。职业联赛是现代体育文明,仇恨不是职业联赛。愿我们的联赛远离一切粗鄙、戾气和仇恨,成为人们放松而幸福的日常。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