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文化点评
朝阳
//m.auribault.com 2016-03-1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摇滚音乐学会将成立 行业发展更趋专业化

  据新华社 记者日前从中国摇滚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获悉,北京市音乐家协会正筹备成立北京摇滚音乐学会,旨在为摇滚音乐人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中国摇滚新生力量发展。长期以来,中国摇滚音乐人缺少一个专门的行业组织,进而直接影响到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与摇滚人的个体关怀。

  北京摇滚音乐学会筹备组负责人石梓禾原本只打算做一场纪念中国摇滚30年的巡演,但在筹备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成立一个行业组织的必要性,于是开始计划成立北京摇滚音乐学会。

  背景

  1979年冬,万星、李世超、马晓艺和王昕波四名年轻人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他们的乐队“万李马王”,以翻唱为主,他们被认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中国摇滚乐队,之后解散。

  中国摇滚乐真正兴起的时间在1986年,当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唱响《一无所有》,引发轰动,该曲也成为首个在正式出版物上出版的摇滚歌曲。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一度达到小高潮,比较知名的有魔岩三杰、唐朝、黑豹、零点、指南针等。

  声音

  唐朝乐队前吉他手刘义军:30年来,我们一直都沿着未知前行,凭的是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

  北京摇滚音乐学会筹备组负责人石梓禾:希望通过行业组织保护音乐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行业市场管理,全面提升摇滚行业专业化水平,带动中国整个摇滚行业的发展。

  点评

  在很长一段时期,摇滚音乐一直被认为“难上大雅之堂”,摇滚音乐人也被贴上了“叛逆”的标签。

  摇滚乐爱好者以年轻人居多。但是,中国摇滚音乐长期缺少一个专门的行业组织,这一空白使得摇滚音乐人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直接影响到行业专业化水平提升,以及摇滚音乐人自身的成长。期待北京摇滚音乐学会在填补这一空白后,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引领摇滚音乐健康发展。

去年共215档综艺节目面世 同质化严重缺少现象级节目

  据光明日报 去年全年,共有215档电视综艺节目面世,以平均季播长度13集来算,观众需要每天看7集,一年内才能看完这些节目。而2016年,预计电视综艺节目量也将超过200个。

  但是,这些电视节目中,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并不多。有的节目组怠于构思,直接购买版权、抄袭创意、搬来团队,原创不足,千人一面。还有的为了短时间提升收视率,跟潮流,造话题,却忽视提升自身品质。

  背景

  去年的215档综艺节目,包括了歌唱类、亲子类、竞技类、文化类、喜剧类等诸多门类。有多档综艺节目收视率表现不俗,其中《奔跑吧兄弟2》的平均收视率达到4.75%,《中国好声音4》收视率为4.45%.而在网络平台上,这些节目的网络播放量也达到数十亿次。

  声音

  东方卫视主持人:“真人秀”本身无罪,给人带来轻松快乐,兼能获得启迪。只是从去年开始逐渐变味。电视台应以新闻和文化立台,不能变成“真人秀”电视台,造成电视文化缺钙和贫血。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佳山:一档在卫视上播出的综艺节目,制作成本大多过亿元,收视率若不破1,很难收回成本。

  点评

  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缺少现象级的节目,同质化严重。很多节目制作水平并不低,投入也不少,动辄上亿元资金,但节目内容却大同小异,甚至连所请嘉宾都出现雷同现象。一些节目在竞争时,比谁更能“烧钱”,更能请来大腕,而非比创意、比立意。

  即便是收视率较高的知名综艺节目,依然能看到海外综艺节目的影子,或借鉴,或翻版。长此以往,难免让观众审美疲劳。

  电视观众不是只对明星大腕有兴趣,观众更呼唤有文化分量和本土原创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例如《中国成语大会》的收视率就有不俗表现。这样的节目,方能长久地留住观众的目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