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0年来,春运已经成为流动中国的最好刻画,也成为了做好民生工程的检验场。人们对春运的观感,累积着改革的获得感
40天的春运,近30亿人次的出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已经开始。从1亿人到30亿人,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松松垮垮的蛇皮袋到硬朗优质的行李箱,改革开放以来,40节“时光车厢”整齐地连缀在一起,人们既看到了春运的速度与深度之变,更看得到中国前行的车轮,如何一次次作别历史的站台。
从容出行,这件曾经的奢侈品,正成为普通人的日用品。历史的长镜头,其实不用往前推40年,就能捕捉到今夕变化。就在2009年,日本NHK电视台拍过一部名为《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的纪录片。彼时,国内首条高铁京津城际刚通车不久,在绝大多数地方,春运仍是车票、座位、行李架“争夺战”的代名词;而2016年,当BBC拍了纪录片《归乡》,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中国人的便捷出行,已经开始成为令全世界羡慕的名片。转身,只在几年之间。
家还是那个家,回乡之路却早已不是同一条。千里故乡能一日往返,背后是改革的一日千里。为破解“人在?逋尽本劢乖肆Ω母铮?盗咎崴佟⒙吠?用埽?鞔筇?肪滞瓿晒?净?母铮?乱宦置窈皆思鄹母锲舳????叭绾位丶摇钡奈屎疟灰桓龈隼?薄?0%的春运车票由互联网售出,为买票在风中凌乱成了历史记忆;高铁、飞机能连免费WiFi,生活与旅途的衔接变得更加平滑;甚至外卖都能准时送到车厢,“火车之王”泡面的江湖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随身大包小包的人少了,物流的发展让更多人轻装上阵……出行软硬件的一同提升,正源于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高度关注,它真切地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奔忙中热乎的体面。这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改革一直牢牢锚定的目标。
追根溯源,40年来,“春运的车轮”与“改革的车轮”一直同行。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不会平白无故冒出那么多机会;没有城乡之间的闸门大开,就不会有几亿人流转逐梦。反过来,作为春运主力军的劳动者,也的的确确构成了40年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可以笃定地说,那些年为梦想甘于挤车厢、爬车窗的中国人,就是这个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勤逐梦人。他们善于闻讯弄潮,因此最直接受益于改革开放,他们从来吃苦耐劳,又反过来助推着改革开放,他们用辗转不息的活力,敲开了东南西北各方的大门,极大地增添了40年中国奇迹的成色。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春运从来不是一件小事。40年来,春运已经成为流动中国的最好刻画,也成为了做好民生工程的检验场。人们对春运的观感,累积着改革的获得感。一个顺利回城的座位,不仅仅意味着舒适,也体现着机会的风向标和所在城市的包容;一趟能载着打工者回家的高铁,不仅意味着便捷,更意味着曾经单向输出人力资源的通道,也将反过来输入更多发展的资源。而就像前几天某快递公司包机送快递小哥回家,当这些风里雨里为中国速度添砖加瓦的人,能在一个团圆的时刻,被关怀被致敬,就是最好的改革获得感。
回乡之路,连着改革之路。让中国人更自由便捷地流动起来,必将助推新的改革。1992年,有位记者在广州火车站拍下这样一幅场景:因车站承载力严重不足,一半旅客不得不被安排在站前广场露天候车,但即便如此,如潮的人群仿佛等着更大的机会,等着改革的再出发。前些天,雄安也迎来了第一个春运,“候车大厅座无虚席”,只不过站台已更为从容。不一样的春运,同样用脚步丈量着国家的进步。在变与不变的春运中,中国在继续出发。
人民日报: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2014-03-04 |
开创合作共赢的“黄金时代”2015-10-19 |
江夏青玲:习大大访英,让世界铭记中国形象2015-10-20 |
新长征路上呼唤“改革愚公”2017-01-03 |
春运思维能否成为铁路发展的“风口”?2017-02-24 |
“恢复”高考40年,权利回归带来家国之变2017-06-06 |
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2017-09-05 |
撤销特区管理线 致敬改革四十年2018-01-17 |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折射春运服务的提升2018-02-07 |
“时光机”上映射出春运好时光2018-02-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