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工商总局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座谈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相关调查显示,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
该调查结果不算出人意料,对于保健食品的乱象,国人吐槽已久。在“父亲节”前夕,《广州日报》还有报道,广州有位退休老伯,4年来花了20万元买保健品,浪费了很多冤枉钱。除了浪费钱之外,还有老人因此耽误治疗、影响健康,这是更严重的问题。这些乱象常说常新,“病根”何在,为何多年难治?从调查显示消费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乱象之后两个重要“病根”。
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功能”,保健食品不是普通食品,有特定的调节身体功能的效果,但又不是药品。所以正常的保健食品,应该是针对特定消费者,疗效也是有限的。但在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景象,是把保健食品当药来卖,夸大疗效,违规营销。
在看病难、看病贵普遍的现实中,很多消费者确实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通过服用保健食品起到预防甚至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保健食品生产者不是引导理性消费,反而利用助长这种盲目消费。这种为了短期利益的投机行为太过普遍,让保健食品市场迟迟得不到规范,处于一种扭曲式发展的态势。供需双方对于保健食品普遍没有准确的定位,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市场缺乏基本理性。
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第二关注的是“安全性”,这其实和第一个问题紧密相关。除了少数保健食品本身存在安全风险,是违法或者不规范生产出来的“毒品”,更常见的情况,是这些保健食品不具备厂家宣传的那些神效,而消费者因为迷信耽误治疗,从而引发了健康风险。所以,当短视和功利成为厂家普遍信奉的游戏规则,保健食品的“功能”和“安全性”也就得不到基本保证。
治疗这两个“病根”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通过监管一步步进行规范。当下保健食品监管最欠缺的不是法规,而是执行层面的力度。我国对于保健食品采用审批制,企业得到监管部门的审批发文才能上市;相比来说,美国采用的是备案制,厂家只要不采用新原料,不经任何审批就能上市。听起来审批比备案更严格,但为什么国内保健食品并不比美国更规范?重要原因是在执行层面。
美国保健食品一旦出现严重问题,企业赔偿、破产都不算罕见。也就是说,事后追责的力度很大,倒逼企业有基本的安全底线;为了保证安全性,企业在功能上也就不太敢肆意夸大。这种倒逼型的治理链条,很值得国内借鉴。另外在消费者的层面,的确也需要政府或者医疗机构进行更多科普,明白保健食品的客观功效,减少盲目预期,这是确保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土壤”。
叶小文:为何厉行从严治党2014-10-31 |
人民日报:市场经济需打好法治算盘2014-10-31 |
法制日报:食品安全法大修后更需执行合力2015-04-27 |
乔子轩:食品追溯须强化法治保障2015-06-24 |
南方日报: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2015-10-29 |
濂 溪:党纪挺在国法前锻造“最强核心”2015-11-03 |
党纪挺在国法前锻造“最强核心”2015-11-04 |
王玉宝:追求更高共享发展水平2015-11-25 |
把抓好学习教育作为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2016-04-11 |
暴利之下忽悠盛行保健品亟待“打拐”2016-05-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