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供给侧改革政策制定须关注资源环境供给刚性
蓝虹
//m.auribault.com 2016-03-1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更多

一、供给侧要素端改革是生产端改革的源泉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定为今年重点完成的八项工作之一。李克强指出,要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确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案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所提倡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供给侧要素端的改革和供给侧生产端的改革,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激发各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供给侧改革要求关注要素供给端各项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增加各项要素的有效投入;要求在生产端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在既定的要素投入下创造更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出,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关注的是,供给侧要素端改革是生产端改革的源泉。无论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产业创新,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资源禀赋状况,一国最佳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于本国资源禀赋,支撑我国生产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是中国各项要素禀赋的供给状况。

 二、资源与环境要素刚性稀缺严重制约我国宏观经济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要求关注的各项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要素由于其存在极大的供给刚性,应该被予以重点关注。近年来,资源与环境要素稀缺导致的原材料成本、环境治污成本的上升,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被作为“降成本”的重点。高额的社会环境成本,也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福利蒙受极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的稀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

  具体来说,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要素的刚性稀缺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各种生产与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资源,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资源的稀缺性急速提高,必然影响到整体的经济增长水平。例如,各种冶炼、化工和制造业等,需要投入大量四类以上水质的水,中国水资源量的绝对稀缺和水污染导致水质的急剧下降,使很多城市无法获得充足的工业用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其次,环境污染会通过影响投入要素的质量、产出的效率来间接地影响经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各种污染问题的聚集出现,导致经济产出的规模和质量受到影响。例如,污水灌溉带来的农作物重金属问题导致大量农作物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造成大量作物浪费;近年来多地频发的雾霾问题,导致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将影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同时,由于雾霾的出现,许多公司、机关部门放假或者让员工在家办公的时间增加,也影响经济产出。由于资源要素的稀缺,资源的开采成本、销售价格的提高,必然使得以这些资源作为原材料的产品生产受到影响。

  最后,环境污染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被用于污染治理和污染防护。此外,在污染末端治理、规制的过程中难免会扭曲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扭曲成本,是由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并未在计划、实施的初始阶段未将环境保护考虑在内,使得环境污染产生之后再治理的成本更高,对经济的扭曲效应较大。

 三、必须将资源与环境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纳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由于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刚性稀缺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仅凭环保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在要素端和生产端改善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要素的供给、配置和利用,因此应将资源与环境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纳入到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体现在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制定的方方面面。

  以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为例:在“去产能”方面,应该重点促进高污染、高耗能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给新兴环保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促进绿色环保产业的兼并重组,淘汰竞争力弱的环保企业,培育大型的实力强的环保企业。在“去库存”方面,可以给予环保企业在购置、租用办公楼和厂房上税收优惠政策。在“去杠杆”方面,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能力,促进金融机构为环保企业或者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在“降成本”方面,研发和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所需的资源投入及产生的污染物,从而降低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成本和治污成本。在“补短板”方面,可以加大财政对中小型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绿色产品的研发及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工民主党北京市人资环专委)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