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 遵从内心的召唤-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无问西东 遵从内心的召唤

杨三喜
2019-09-16 09:56: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教师节前后,杭州学军中学前校长陈立群在朋友圈刷了屏,他的事迹被网友热情转发。

  陈立群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知名校长,2016年,年届60的陈立群来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义务支教,当看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夜不能寐,于是应邀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在这所高考成绩全州垫底的“差校”,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解决吃住,分文不取。而与此同时,杭州多所民办学校纷纷向这位即将退休的“名校长”投来“橄榄枝”,并许以百万以上年薪,他都婉言谢绝。

  陈立群的事迹,早前就已经被媒体广泛报道过,促成这次刷屏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立群“时代楷模”称号。但众多网友自发转发陈立群的支教事迹,为他点赞,则说明大家对陈立群的价值认同。让大家感动的是陈立群立志帮助山区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坚定。正是抱着这一颗初心,在百万年薪与分文不取之间,在江南水乡繁华都市与穷乡僻壤之间,陈立群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也正是这满腔的教育情怀,带来了一系列改变。这两年,台江县民族中学招生录取分数线提高了近200分,考上本科的学生,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最前列。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提升了当地百姓对教育的信心,重启了尊师重教民风。陈立群真正配得上“时代楷模”的称号,是真正的大先生。

  陈立群只是1600多万人民教师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正是千千万万像陈立群这样的教师,无问西东,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燃火焰。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支撑起了共和国的巍巍教育大厦。《人民教育》杂志对10年100余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分析发现,热爱教师职业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之所以能为楷模,正在于超越个人的小欢喜,把个体的生命、职业的尊严与脚下的大地融为一体,把为更多孩子带去希望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楷模的意义,不仅在于专业的引领,更在于时代精神的指引。

  最近备受关注的还有一个女孩,刚好也来自杭州。她就是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箜篌专业的杨柳。箜篌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如今真正学习和掌握的人并不多,杨柳是浙江省第一个在专业类院校以箜篌为主修乐器的学生。因为一次讲座视频,杨柳与箜篌结缘,旋即被这件“神器”彻底圈粉,从此踏上了一个人的学习之旅。这条路颇为艰难与寂寥,甚至有着太多来自外界的误解,但是兴之所至,便是心之所安。杨柳诠释了另一种意义的无问西东。

  应该点赞的还有为杨柳提供学习机会的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当初,杨柳参加浙江省艺考时,只有她一个人用箜篌演奏。“如果当时我们不收,这个孩子就没地方可以继续专业系统地学习箜篌。”杨柳最终被录取,学校还外聘了箜篌青年演奏家为杨柳上课,尽心呵护杨柳内心的兴趣之火。记者了解到,该校毕业生中,还有几个是一个人学习一个冷门专业。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守护学生的兴趣,不以就业率、学生报名人数乃至于教育投入成本决定学生去留,为学生铺平求学之路,哪怕只是为一个人的学习之路创造条件,这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对于为孩子的教育选择费尽周章、焦头烂额的家长而言,强调尊重孩子的兴趣,无疑是一剂良药。在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选择大学专业时,问问孩子是否喜欢,尊重孩子的兴趣,会让孩子走得更远。而对于广大教师、教育管理者来说,在日常教育以及管理工作中,是否坚持学生为中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学欲,又是否为年轻人的理想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是一个值得认真审思的问题。

  “一个人在世上只走一次,要按照自己的兴趣,为了这个兴趣向前走,这才是有意义的。”“向前走,最主要的是兴趣!”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阐述的也是兴趣对于学习、成长的引领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兴趣的指引向前走,遵从内心的召唤与指引,既应该是学业的选择,也应该是事业的选择;既是成才之路,也是成功之路。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大督查彰显民生大情怀

    随着“互联网+督查”的完善和实施,可以说,一年一度的国务院大督查,正在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正在发展成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项”,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特色,正在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工作导向和施政理念。

  • 中工时评:关键就在于“崇尚实干、狠抓落实”

    据9月11日的《工人日报》报道:从工会阵地建设到职工权益维护,从劳模精神宣传到农民工入会……近日,湖南省长沙市的工会干部们进社区、访企业,从长沙一路到浏阳,历时两天半,行程数百公里,对24个基层工会进行了集中观摩,交流“五个年”建设工作经验并互相评分。

  • 中工时评:今天,最好的礼物是让老师安心教书

    老师们确实很辛苦,我们也应该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让老师“安心教书”。

  • 中工时评:“科技经费投入再创新高”的喜与盼

    综观2018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情况,惊喜之余,也有对于其未来发展的些许期盼。

人物

  • 无问西东 遵从内心的召唤

    教师节前后,杭州学军中学前校长陈立群在朋友圈刷了屏,他的事迹被网友热情转发。

  • 忠诚老实的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闻此消息,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随后几天,又为其创作了一首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 “52岁爸爸大学生”和“49岁妈妈研究生”是一部“励志故事”

    9月12日,一段“52岁维修老板自学1年考上本科, 2门专业课成绩考第一”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点赞其励志,发出感慨称“厉害了,这位叔叔”、“这位同学优秀”。

  • “莽汉”出局不会柔化美国外交

    9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解释为何解除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的职务。他责怪这名干将说话太硬太鲁莽,恨不得将外交僵局的责任都归罪于他。博尔顿出局后,从石油市场到外交界都弥漫着乐观预期,认为美国与伊朗等对手产生军事摩擦的风险陡然降低。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