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高校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又开始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师生却面临一场舆论风波:该校出台新规,要求学生党员干部考试时坐前两排,以严肃考纪,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发激烈讨论。大学考试学生干部坐前排,严肃考纪还是制造不公?本期约发两篇稿件,以飨读者。
学生干部前排考试是管理创新
当下,人们对“党员”、“干部”存在一定偏见。凡事与这两个词挂起钩来,就容易变味儿,评价也易失去本有的理性和客观。在笔者看来,此举是高校管理中的一种创新,具有较大的正面意义。
一是对学生干部自身学习和考试诚信的约束。当前,一些高校里存在一个怪现象,学生干部都很忙,各种活动中均有他们的身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上课的质量。因此,让学生干部考试坐前排,既能给他们提个醒,不仅要搞好学生工作,也要认真学习。同时,这能堵死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干部作弊的门路,是一种软性约束。
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同群效应”,引导学生诚信考试。“同群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所在的群体里,具有相同地位和层次的人相互影响。放在期末考试中来看,学生诚信与否,不仅受制于教师监考及学校管理制度,也受周边同学的影响。“一抄俱抄,无人抄则都不抄”的现象并非不可能。党员和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者,往往能成为其他同学仿效对象。如果他们能诚信应考,能让部分想作弊的同学打消歪念头。
三是让学生党员干部明白自己能为考试诚信做些事。网上有学生干部说“考试让坐前排,以后没有人愿意做学生干部了”,这种吃苦怕累思维是学生干部的大忌。要知道,学生党员干部在享受荣誉和光环的同时,必须担当一定的责任,当好同学们的榜样。当高校形成了有责任和担当的学生党员干部作风,等同学走上社会,若当了干部,也能自觉以这种标准要求自己。这也与高校引领社会文明的职能不谋而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校开展试点工作,考风效果良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这是对反对者的“形式主义”观点的有力反驳,也可见该考试规定并非盲目行动。至于网友认为的“三六九等”有扣帽子之嫌,因为照这种逻辑,要让所有学生一个样,学生党员和干部必须全部取消,这显然不现实。
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舆论不能一味批判或赞扬,要允许某些管理方法的合理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党员干部考试坐前排,虽不是提高学生考试诚信的唯一策略,但不失为一种不造成损失的管理方法。所以,还是让学生党员干部在教室前排坐一会儿吧!(肖纲领)
让学生干部坐前排用错了药
同在一个考场内,学生们的身份都是考生,考试纪律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普适性。非要让学生党员干部坐在前排,会使得考场中的学生无意间被划出等级。既无必要,也有违考试公平性之嫌,高校借助此举严肃考纪的做法显然用错了药。
4年前的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批评了某些大学生甚至准大学生以功利主义的心态,费心琢磨大学官场风云的现象。此后,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称“当前不少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见,当前高校中,一些学生干部官本位意识较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若是连考试这种最需公平的环境都要分出三六九等,凸显学生党员干部的与众不同,显然是在助推高校此种不良风气的蔓延,同时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公,从而有违考试的公平性和纪律性。
退一步讲,即便学生党员干部坐在了考场最前排,是否就一定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学生在考场上的座位与其能否遵守考纪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学生党员干部坐前排可以严肃考纪”之说,纯属逻辑混搭。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干部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其各方面都很优秀,学生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诚信考试尚且未知,又如何给其他学生做表率?作为学生党员干部,自身要多一些责任担当并没有错,但在考试这种相对紧张的氛围中,学生能否诚信考试,内在的自律显然要比外在的榜样示范更有效。不从学生内在的品质和纪律制度上进行引导,反将严肃考纪的重大责任交给同样需考试的几位学生干部,这着实像一出笑话。
他人的以身作则虽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但良好考纪、考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培养学生诚信考试意识,既需高校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促使大学生讲诚信、守诚信。当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后,良好的考纪、考风自然顺势而成。维护考试公平,需从学生内在自律性和外在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而不是寄托在学生党员干部身上。(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