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其实,早在2004年12月,北大教授刘华杰和北师大教授田松就分别提出了“学妖”和“四姨太效应”两个反讽性的科学社会学概念,2012年还共同出版了《学妖和四姨太效应》一书。虽然这两个原创概念所蕴含的问题意识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使其渐为学界所认同,但令原创者不无尴尬的是,略微留意,竟发现近年来好些文章跟那篇博文类似,将“四姨太效应”作为关键词而未提及原创者,使用了原创者的相关论述却不注明。甚或语焉不详地将这个概念与大家熟悉的马太效应相提并论,一方面让人误以为它似乎是个人尽皆知的表述,另一方面却又分明给人留下不知道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的感觉。这迫使原创者如鲠在喉地发声:使用一个读者还不太熟悉的概念时提及原创者是必要的,一则为尊重原创的知识产权计,二则避免在原创者身份问题上造成混淆;而不加注明地使用原创文字更有文抄之嫌。
这让我不禁想起两个有趣的场景。其一是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的一种神奇的机器,它可以让字母通过随机组合而写出各种美妙的文字。其二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不仅能够写作,还能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概念,像社会学家一样构建模型。前者会使我们笔端流出的文字不再那么光耀,后者则让人的智识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但我却固执地以为,这两个幻想不过是轻忽文字和知识的精神内涵的妄念。毋庸置疑,我们的文明奠基于创造,而创造的源头来自文字的荣光和知识的尊严。
文字是绽放着光芒从人的思想里跳跃出来的。每一段击中事实、打动心灵或引发共鸣的文字,莫不带着原创者精神上灵动的荣光,皆有其思无邪的纯粹和不寻常的辛苦。有人喜欢以“天下文章一半抄”作为自己不尊重他人的文化和知识创造的借口,宣称中国在传统上就不那么重视知识产权。但这恰恰是基于不求甚解与断章取义的严重的误读。跟其他文明一样,好的文字在中国被誉为经典。与文抄公和捉刀人这些非主流的文化基因截然相反,中国文化的正典一直视文字为个人至高的荣光。
实际上,一个人习惯性地借用他人的文字最直接地反映了其驾驭文字能力的缺失。将他人的文字心安理得地视为自己的文字,若非有意的欺骗就是无意的自欺,一旦成了习惯,非但文字创造能力难以提升,最终让人无法享受书写文字的乐趣。这种乐趣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到自己写下的文字熠熠发光的那种欣喜,唯有真正的知识的创造者才能体味其中的妙趣,看到自己在这些光芒中呈现出的才华。
所谓知识的尊严是指不能仅从知识的客观性、实用性出发将知识视为像自来水一样可随意使用的物品,还应该看到,每一个真实的知识创造都有其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都与其原创者的境遇、气质和风格无法分割。提出新概念、方法和思想的人,宛如发光的恒星,而那些有意无意地遮蔽创造过程、无视原创者荣誉的知识“借用者”,无异于试图以反光冒充恒星发光的行星和卫星,漠视知识的尊严的必然结果无疑是使璀璨的知识星空蜕变成一片暗黑与死寂。
在知识创造的征程中,唯有创造者的火炬而不是取巧的因袭者的反光镜才能照亮崎岖的前路。其实,尊重他人的原创性工作也是对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肯定。全盘照搬他人的思想和论述,看似精明智巧,实则体现了精神上的自卑与屈从,无异于自己牵着自己的鼻子跟着他人打转。以“四姨太效应”为例,有网友评论“贴切但不喜欢”,也就是说,其他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思考这个概念所概括的现象,提出更好的理论与模型。赋予知识以应有的尊严实质上是一种竞合策略,首先承认他人的贡献并客观地加以评判,然后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见,最后在共同营造的知识有尊严、创造受尊重的优化的创新环境中得到其应有的荣耀。
反过来,假如知识的创造者不能因其发现和发明的独特贡献而得到其应有的尊重,知识的创造难免沦为无私地馈赠给知识掮客和信息贩子的献礼。这样讲并非危言耸听,若听任其如此积非成是下去,“要识抬举”没准哪天反过来会成为知识创造者对自我的一种内在要求。就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而言,从体制内的捉刀人到商业利益至上的高额版面费、出版费和文献查询费,既与知识的尊严相去甚远,亦无法使知识的创新有效地造福社会。值得肯定的是,面对原创者的质疑,通过转发原创者介绍相关工作的文章,事件中涉及的微信公众号公开就此事提出了道歉,明确地承认其不当之处属于“错误”而不止是“失误”。
瞩目文字的荣光,仰视知识的尊严。这不仅是对创造的尊重,也是我们迈向人性之高贵和精神之自由的不二法门,更是一个国家在准备引领这个星球的文明的当下所应有的社会共识与政治正确。
邓海建:老赖与转载才是稿酬新规两大劲敌2014-10-08 |
李 斌:好记者讲好故事,永做核心价值观的...2014-11-20 |
戎国强:关注家乡,就是关注中国2015-02-26 |
普沙岭:“车脏罚款”:法治不只是法条上的...2015-12-01 |
青年朋友们,我想与你们谈谈2016-03-29 |
先生杨绛“走”了 但“彩霞”依旧2016-05-26 |
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2016-05-26 |
别以为孩子只适合读“童书”2016-06-01 |
【高谈阔论】当我将要开口时,为何又感到空...2016-07-18 |
【高谈阔论】当我将要开口时,为何又感到空...2016-07-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