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地方戏要当好地域文化表达者
史册
//m.auribault.com 2016-08-09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

  前不久,吉剧《江姐》经过复排在长春桃李梅剧院上演。这部从歌剧移植过来的剧目曾经在关东大地久演不衰,成为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也是地方剧种移植剧目的经典案例。这为新剧种生存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对解决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的灵性缺失、判断缺失、方向缺失等问题,也有借鉴的价值。

  吉剧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至今为数不多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兴剧种。近60年来,吉剧坚持“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诞生了《桃李梅》《包公赔情》《三请樊梨花》等经典传统剧目,创造了《江姐》《关冬雪》《站醒台》等优秀现代戏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戏剧文华奖。吉剧在小剧种式微的文化环境中展现出固本开新的魅力,原因大概在于它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了功夫。

  吉剧作为新兴剧种之“新”,不仅是指它诞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在于其对传统戏曲的新表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新剧种,吉剧既具有传统戏曲的共同特点,又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戏曲的艺术遗产并加以革新,形成了类似于京评大戏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形成行当齐全、能文能武的地方戏曲剧种,反映了戏曲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在吸纳各家之长中坚持独立性,以“有行当,不为行当所限,坚持从人物出发;有程式,不为程式所限,坚持从生活出发”为原则创编剧目。因此,尽管新剧种容易在表演上趋同并向京评大戏靠拢,但吉剧始终没有被同化。

  地方性是地方戏安身立命之本,吉剧烙有深刻的地方印记,它是吉林乃至东北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缩影。东北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向来发达,二人转为吉剧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样式,东北各地广泛流传民歌则为吉剧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曲调。但吉剧没有在二人转母体的基础上停滞不前,经过几十年的锻造,形成了今天成熟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体系。最重要的是,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有新生剧种64个,时至今日,包括吉剧在内仅存15个。如果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延续至今的戏曲危机背后是地方文化的式微,那么这些顽强生存的小剧种则扮演了地域文化个性表达者的角色。呵护包括吉剧在内的地方戏曲,总结它们发展的经验,让它们在创新中继续赢得年轻观众,也是营造多元开放、层次丰富的文化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