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
前不久,吉剧《江姐》经过复排在长春桃李梅剧院上演。这部从歌剧移植过来的剧目曾经在关东大地久演不衰,成为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也是地方剧种移植剧目的经典案例。这为新剧种生存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对解决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的灵性缺失、判断缺失、方向缺失等问题,也有借鉴的价值。
吉剧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至今为数不多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兴剧种。近60年来,吉剧坚持“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诞生了《桃李梅》《包公赔情》《三请樊梨花》等经典传统剧目,创造了《江姐》《关冬雪》《站醒台》等优秀现代戏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戏剧文华奖。吉剧在小剧种式微的文化环境中展现出固本开新的魅力,原因大概在于它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了功夫。
吉剧作为新兴剧种之“新”,不仅是指它诞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在于其对传统戏曲的新表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新剧种,吉剧既具有传统戏曲的共同特点,又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戏曲的艺术遗产并加以革新,形成了类似于京评大戏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形成行当齐全、能文能武的地方戏曲剧种,反映了戏曲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在吸纳各家之长中坚持独立性,以“有行当,不为行当所限,坚持从人物出发;有程式,不为程式所限,坚持从生活出发”为原则创编剧目。因此,尽管新剧种容易在表演上趋同并向京评大戏靠拢,但吉剧始终没有被同化。
地方性是地方戏安身立命之本,吉剧烙有深刻的地方印记,它是吉林乃至东北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缩影。东北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向来发达,二人转为吉剧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样式,东北各地广泛流传民歌则为吉剧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曲调。但吉剧没有在二人转母体的基础上停滞不前,经过几十年的锻造,形成了今天成熟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体系。最重要的是,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有新生剧种64个,时至今日,包括吉剧在内仅存15个。如果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延续至今的戏曲危机背后是地方文化的式微,那么这些顽强生存的小剧种则扮演了地域文化个性表达者的角色。呵护包括吉剧在内的地方戏曲,总结它们发展的经验,让它们在创新中继续赢得年轻观众,也是营造多元开放、层次丰富的文化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杨 杰:推广普通话不妨给方言多留点空间2014-01-06 |
规范之下,好好说话2014-01-06 |
中工时评:“禁言令”与保护语言的多样性2014-01-15 |
付 勤:自由表达不能突破法律边界2014-06-23 |
王光明:我们时代的“经验之诗”2015-08-17 |
刘建国:改名“琅琊阁”不应被利益羁绊2015-11-18 |
在文明的冲撞中别让乡愁太缥缈2016-02-19 |
保护方言,需先重估方言的价值2016-03-11 |
重视方言保护传承地方文化2016-04-08 |
除了远方也要了解脚下的土地2016-05-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