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你在读书,谁在读你?
吕晓勋
//m.auribault.com 2016-04-12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强调图书的“可发现性”“可悦读性”,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主动服务意识,正是激发互联网时代阅读活力的关键所在

  让读者免费阅读尚未正式出版的电子书,他们只需点击其中的一个链接,上传自己的阅读信息,相关数据将成为出版商版权购买、编辑审核、市场营销的重要依据。最近,纽约时报中文网介绍了英国一家读者数据分析公司的部分业务模式,展现了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拿起一本书后,多少人会把它一口气看完?什么人读到第二章就看不下去了?读者喜欢速读还是慢读?他们是否纠结于某个章节?50岁以上的女读者,是否比年轻的男士更有可能读完这本书……类似于餐厅邀请顾客试吃新菜品,综合各种意见、建议后,再进行味道、火候的调整,读者的阅读反馈,渐渐开始为国内外一些出版商所重视,转化为使图书更吸引人的改进指南。毕竟,一本没几个读者愿意读完的书,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和传播效果。能否详实地记录读者的阅读行为细节,并加以分析、利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本图书的市场销售曲线。

  不过,相比于点菜过程的简单、惬意,在茫茫书海中,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要,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提升与帮助的书籍,很多时候并非如想象般充满了“邂逅的乐趣”。“数字图书世界”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每年出版的英文图书约100万种左右,读者从谷歌、亚马逊、二手书店和图书馆等渠道接触到的图书信息超过3000万种。“除非已经知道要找什么书,不然在网上找到喜爱的好书是相当困难的事”,这是不少读者在选书过程中的常见困惑。数字时代,帮助读者找到畅销书排行榜之外的好书,对于出版商、线上线下的书店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在传统模式下,出版社主编的经验和判断,是新书能否匹配赢得粉丝和拥趸的关键。但单向的信息把控,显然已越来越难适应读者多元、多变的阅读喜好。从部分书店聘请“选书师”为读者服务,到专业网站利用个性化协同推荐算法,根据浏览、下载信息推荐符合读者兴趣的图书,再到通过视频脱口秀、微信公众号、网络公开课等渠道荐书,高效、智能、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和丰富。由此观之,强调图书的“可发现性”“可悦读性”,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主动服务意识,正是激发互联网时代阅读活力的关键所在。

  “数据驱动的出版已经出现,并正处于起步阶段,它很可能会对将来出版工作的流程、业务活动、产品和价值链产生巨大影响。”正如行业观察者的判断,阅读习惯和出版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实际上,除了图书,还有对观众会一口气连续观看哪些电视剧的监测,也有哪些歌曲会被听众跳过的分析,用户需求为本的精神,正在得到越来越方便的技术支持。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曾在《阅读史》中写道:“没有社会可以缺乏阅读而存在。”放在今天的阅读语境下看,“读什么”“怎么读”,不仅是广大读者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自然关切,也是出版者、书店乃至图书作者,应当着力探索的现实考量。“你们的业务不止于卖纸”,让书香飘得更远,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阅读潜能,促进写作、出版、销售、阅读的良性循环,不妨从用好“沉默”的数据开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