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芈月传》爆红于网络,而这个热度似乎也延烧到了互联网上,引发了一轮“历史热”。不信你看,“芈月墓”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甘泉宫的考古发掘也被跟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一事联系到了一起,更有诸多先秦历史知识扫盲文章于近期蹿红,皆是拜这部热播剧所赐。有人说,“历史热”搭上了《芈月传》的便车,可看着本不该“遇冷”的历史只能借热播剧“升温”,咋就让人心里总不是滋味呢?
我们习惯于张嘴闭嘴念叨什么“华夏文明五千年”,每每以“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国民自居,可对于丰厚的华夏历史常识,当代人又了解到什么程度呢?就如同早年间小品中讽刺年轻人不知郑成功和郑智化的关系一样,如今许多人恐怕也搞不清许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到底是何许人也吧?他们能分清楚秦汉隋唐宋明清的传承顺序吗?他们了解华夏文明史上那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吗?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历史是每一个民族传承的记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英国年轻人不知道莎士比亚,也不敢相信一个美国青年会不知道华盛顿和林肯,眼看着国外许多青少年对本民族历史的如数家珍,我们不得不为为咱们的孩子着急。当一个社会中的孩子和年轻人不了解本民族的基本历史常识,就算他们考出再高的成绩,手握无数证书,拥有乐器、书法、舞蹈等多种特长,我们能说教育是成功的吗?
令人倍感尴尬的是,如今年轻人的许多“历史知识”竟然来自胡编乱造成分居多的“网络历史小说”,以及那些错漏百出的所谓“历史雷剧”。动不动是某某某穿越到了秦汉三国隋唐宋明清,在遥远的古代吃着几百上千年后才能出现的食物,说着现代感十足的“流行语”,穿着领先潮流几个世纪的时髦服装,这是传播历史知识还是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枯燥乏味的,远不如热播电视剧那样高潮迭起让人爱不释手。毕竟电视剧仅仅是一种娱乐节目,而历史更多的是严肃的学术,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科学知识。因电视剧而掀起的所谓“历史热”,更像是水中月和镜中花,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别对它期待过多。
说到底,真正的“历史热”还是要靠平日里无数历史爱好者的日积月累,靠教育工作中对历史记忆传承的重视,靠青少年们放下心中浮躁踏踏实实地钻故纸堆。真有工夫的话,不妨追剧之余每天也翻翻正经八百的历史书,善莫大焉!
京华时报:车牌除4之后相关措施得跟上2010-10-20 |
张西流:“节奴”让春节失去传承价值2011-02-09 |
张西流:“节奴”压扁了春节的文化传承价值2011-02-09 |
付瑞生:公租房当“庇天下寒士”2011-06-10 |
曹 林: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2012-06-13 |
华益文:说中国“搭便车”是美国妄自尊大2014-08-13 |
钟 声:美式“搭便车论”的偏隘2014-09-05 |
国 平:对话本应成为“占中”的转机2014-10-24 |
望梅止渴:筹办APEC展示的文化自信和文...2014-11-08 |
青 云:禁止官员“打干亲”应成为基本政治...2015-07-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