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抑制“假证买卖”
            
            
             杨朝清
            
            //m.auribault.com
            2016-08-22
            来源: 经济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暑期已近尾声,云南某高校学生小王开始考虑开“实习证明”的事儿了。虽然只顾着玩儿、压根没去实习过,但他并不着急,反正网上可以买到实习证明。当然,除了实习证明,代开医院病假条、代写公文报告……网上都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假证买卖”屡禁不止,还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其实折射出的是某些人的精神缺“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以实习证明为例,实习本身是大学生走进社会、发掘自身内在潜力,补自身欠缺、短板的过程,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自己。如果以“买假证”的方式去“完成实习”,即便有了一份看上去很美好的“结果”,却错失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假证买卖”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再进一步说,弄虚作假固然不对,但“沉没的声音”更需要打捞。当实习得不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他们就难免会采取“变通”的做法;当用人单位的管理不够科学不够人性化,少数员工便会用买来的“假证”换取他们应得的劳动权益;当评价机制不够科学、不尽合理,一些有能力却没有证书的人不得不剑走偏锋。所以说,建设诚信社会、提高人们的诚信水平,除了提高违规成本,也需要实现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管理观念的更新,这有助于从源头压缩“假证买卖”的市场需求。
             编辑:张苇柠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