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吸引投资的不是特权待遇
//m.auribault.com 2016-06-28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高考之后,各地中考大幕也渐次落下。考场之外,另一件事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中考加分。加分种类五花八门。有的地方15%以上考生都有加分。一些中考加分政策颇具“地方特色”。譬如,根据《2016宁夏银川中考加分政策》,凡来银川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参加录取,每个分数段为10分。今年,银川的157名中考加分考生中,有58人因此加分。(6月27日《人民日报》)

  地方政府需要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提供利税支持,创造就业机会。政府重视招商引资,给予投资商必要优惠政策,本无可厚非。但是优惠政策不能违背社会公平,伤害民众的感情,更不能变成超国民待遇。

  从经济效益来看,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加10分录取,政府不会损失什么。但是,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不是可以用来做筹码吸引和奖励投资,则是另一个问题。民众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早有微词。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家子女只因为家长投资就获得中考加分,是对公共资源的蚕食。这不仅影响到民众情绪,更会损害教育公平与政府形象。对那些真正遵纪守法、道德修养高的企业家来说,可能会对子女享有升学特权“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地方政府应该明白,企业家选择到某地投资到底是冲着什么去的?子女教育问题无疑是大事,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择到某地投资首要考虑的是有没有适合他们投资的环境。比如,自然环境、法治环境、治安环境、投资环境、市场效应和交通环境等等,并不是超越社会公正的特权。如果这里政府服务不到位、官场潜规则横行、人浮于事、吃拿卡要,交通拥堵,招工困难,治安环境不好,哪怕提供再多的小恩小惠,他们也不会拿自己的事业开玩笑。

  再者,政府给予企业家子女升学加分的特权,尽管可以让他们产生优越感,但也可能让他们与普通民众产生心理鸿沟。对企业家来说,这种心理距离或许也是一种精神负担,毕竟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投资的合理回报,而不是特权待遇。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