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美院冲突”应改辙到法制轨道
涵义
//m.auribault.com 2016-04-12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我们固然理解民办教育发展之不易,却不能包容其僭越法制大打出手。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及时介入,依法依规纾解冲突背后各关联方之间的矛盾。

  4月11日上午,河北美术学院与当地村民因征地施工谈不拢爆发冲突。前一天晚上,河北美院向学生发布消息,召集全体学生早7点到校门口集合。多名学生证实,他们对集合的意图并不清楚,到达现场才知道是给学校“围场子”。在曝光的视频中,校方动用了铲车等车辆驱散村民,村民则投掷砖块和爆竹还击,场面激烈。

  随着媒体官微和自媒体的碎片式信息披露、补充与聚积,此事引来广泛关注。因为触及了社会对大学文明以及大学与学生关系的认知底线,此事不免被舆论质疑与围观——学生是校方手中的工具与筹码吗?

  在校大学生虽然多已成年,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但若在校期间发生了伤害事故,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晰,一般都会引发纠纷诉讼。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培养成本分担,付了学费的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像是一个智力型公用服务的提供者。是以,学校多方位关心关爱学生已成一种定式。作为民办高校的河北美院组织学生“围场子”不免有些“玩火”。

  在高等教育相关法规中,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有体现。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也明确写进了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纵使学校让学生参与“围场子”时抛出了爱校、护校这些高尚的名词,也很难想象被教导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了这样一场脱离法制轨道的现场暴力教育,日后会对母校秉持怎样的回望。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青年的法制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现在秉承与信仰法制,未来社会的中坚就会秉承与信仰法制;他们现在相信了暴力能够摆平纷争,未来社会或许就要承担戾气残存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被写进法律规章的“依法治校”,甚至可以说是青年人法制素养的启蒙与实践。而依法治校,当然包括学校的对外事务。

  回到事件的本源,无论利益怎样纠葛,本质上这都是一起征地纠纷。当地村民透露,争议地块原本是河北美院租用村民的耕地,后被村委会偷卖给美院,村民并未获利。此说是否属实尚待考证,但冲突如此激烈,想必背后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一时无法化解,最终徒剩利益对峙的双方直接交手。我们固然理解民办教育发展之不易,却不能包容其僭越法制大打出手。所以,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及时介入,依法依规纾解冲突背后各关联方之间的矛盾,而当事的河北美院也应改辙到法制轨道上扩围,给学生以法制教案,给大学以恬静与优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