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6年将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2014年仅有15个省份。此外,全国性高考(精品课)加分项目今年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3月25日中国教育在线)
从95个减少到35个,“瘦身”的力度委实不小。而实际上,最多时各地实际执行的加分项目多达200余种。千奇百怪的加分,无疑会制造诸多的不公平,甚至还存在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的漏洞。部分家长和教育者在利益驱动下,或打政策擦边球、钻制度漏洞,或不惜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为谋求加分无所不用其极。浙江某中学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有背景”;北京市曾经把无法监控制作过程的车模比赛作为加分项目……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当初高考加分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但在实践当中已越来越背离本意,成为不公平和麻烦的制造者,对其进行“瘦身”不仅必要,而且迫切。据悉,从今年1月1日起被取消的加分项目,包括“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等等。这些项目或缺乏客观公平的评判标准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或脱离社会现实,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被取消理所应当。而有些加分项目能够得以保留,可能出于两种考量,一是对于一项推行多年的教育政策,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行,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二是某些项目尚具备一定的现实作用,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不断减少直至取消高考加分乃是大势所趋。非如此难以消除“特权”、实现真正的高考公平,非如此无法彻底根除高考领域存在的某些灰色利益链。
高考加分“瘦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在完全取消加分之前,强化对现有加分项目的监管乃是重中之重。一是手握加分审核权的“相关部门”要勇于放手,例如民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侨务、台联、体育等部门,都要顾全大局,不要对某些权力和利益恋恋不舍,要将加分项目放到阳光下接受充分的监督;二是对加分“产业链”中有利可图的那些链条进行规范,例如某些培训机构、比赛的组织者,不能让他们“官商勾结”,成为加分的掮客;三是对某些特殊人群提高警惕,比如某些有权有钱的家庭或教育等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常能凭借强势地位为自己的子女谋取更多的加分机会和“超国民待遇”。加分照顾的考生要面向全社会公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
光明日报:高考加分公示岂能如此“减肥”2009-06-23 |
光明日报:高考加分公示岂能如此“减肥”2009-06-23 |
燕赵晚报:不一刀切的高考加分一定要切几刀2013-07-19 |
广州日报:“瘦”高考加分 “壮”高考公平2014-07-02 |
中国青年报:高考加分如何从“瘦身”到“健...2014-07-21 |
遏制高考加分乱象 为社会公平“加分”2014-07-23 |
遏制高考加分乱象 为社会公平“加分”2014-07-23 |
遏制高考加分乱象 为社会公平“加分”2014-07-23 |
赵 霞:高考加分“大瘦身”旨在实现“加有...2015-08-03 |
话题圆桌:高考加分公示岂能回避关键信息2009-06-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