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不在校名之“大”
钱夙伟
//m.auribault.com
2016-01-28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在历经波折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半年之后,又低调换上“西南医科大学”的新招牌,结果遭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反对。西南医院官方要求“泸州医学院”立即停止其不当更名行为,并已通过第三军医大学向国家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1月27日《北京青年报》)
高校更名当然有种种理由,比如许昌学院声称“更名为河南理工学院更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也能更好地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但如此大而化之的说法,更表明更名没有必要。许多高校的名称,多年来耳熟能详,已经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改名必然造成这一宝贵资源的流失,殊为可惜。
实际上,现在动辄更名,大都不过是为了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已。比如泸州医学院,一定要去掉“泸州”,换不成“四川”就换“西南”,其用意当然不言而喻。
而出于如此目的的更名,不仅改掉了校名的地域特色,也造成“太相近”。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名称的通病,也因此造成了混乱,比如一位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竟然跑到了武昌理工学院报到,而有两位武昌工学院的新生走进了武昌理工学院的迎新点。这显然与更名想让校名“响亮”一点的初衷适得其反。
而且,因为凡涉及原校名,比如校牌、公章、印刷品、证件,都得更换更改,因此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浪费,也必然因此挤占了宝贵的教育经费。
高校频繁更名凸显教育浮躁。不重练内功,而是频繁更名,以为名字叫得越“大”,大学也越“大”。如有专家所说,甚至连地区都不要了,恨不得直接叫“中国大学”。显然,频繁更名表明高校对办学目标缺乏认识。而让人担忧的是,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究竟还能不能办成一所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
编辑:张苇柠
长江日报:红袖章居然进大学?2009-11-14 |
长江日报:红袖章居然进大学?2009-11-14 |
杨红兵:北大“炫富”扭曲大学精神2011-07-01 |
“名校游”不过是一场白日“游”2013-07-25 |
吴佳?: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2014-06-12 |
采桑子:大学改名游戏已经过时了2014-06-20 |
红网:11位教授联名太少了还不够申请吉尼斯2009-11-12 |
大学之大不在宣传片的高大上2015-06-18 |
李振洋:大学之大岂在校名2015-07-08 |
姚跃林:学校为改革而改革就是折腾2015-12-08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