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大学之大不在校名之“大”
钱夙伟
//m.auribault.com 2016-01-28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更多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在历经波折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半年之后,又低调换上“西南医科大学”的新招牌,结果遭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反对。西南医院官方要求“泸州医学院”立即停止其不当更名行为,并已通过第三军医大学向国家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1月27日《北京青年报》)

  高校更名当然有种种理由,比如许昌学院声称“更名为河南理工学院更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也能更好地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但如此大而化之的说法,更表明更名没有必要。许多高校的名称,多年来耳熟能详,已经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改名必然造成这一宝贵资源的流失,殊为可惜。

  实际上,现在动辄更名,大都不过是为了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已。比如泸州医学院,一定要去掉“泸州”,换不成“四川”就换“西南”,其用意当然不言而喻。

  而出于如此目的的更名,不仅改掉了校名的地域特色,也造成“太相近”。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名称的通病,也因此造成了混乱,比如一位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竟然跑到了武昌理工学院报到,而有两位武昌工学院的新生走进了武昌理工学院的迎新点。这显然与更名想让校名“响亮”一点的初衷适得其反。

  而且,因为凡涉及原校名,比如校牌、公章、印刷品、证件,都得更换更改,因此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浪费,也必然因此挤占了宝贵的教育经费。

  高校频繁更名凸显教育浮躁。不重练内功,而是频繁更名,以为名字叫得越“大”,大学也越“大”。如有专家所说,甚至连地区都不要了,恨不得直接叫“中国大学”。显然,频繁更名表明高校对办学目标缺乏认识。而让人担忧的是,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究竟还能不能办成一所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