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宋广玉:为“制造强国”提供技能型人才
//m.auribault.com 2015-11-11 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却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被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表示:“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11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技工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是不争的事实。这当然与职业教育水平不高、缺乏实训基地、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因素直接相关,而在根子上,则是职业教育在现阶段普遍不受待见。在许多地方,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沦为“末流教育”,似乎只有高考无望的学生才会去读,好多年轻人及其父母内心其实并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即便技工就业率高达97%,熟练技工月薪能拿9000元,还是没有普通教育那样受欢迎。可资参照的是,在以制造业闻名的德国,学生中学毕业后三成人选择上大学,超过五成的学生选择上职业或专科学校,而技工在全社会都受到普遍尊重。

  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当然有多方面。观念固然是一个方面,上升通道的狭窄也是一大现实问题。我们周围不仅普遍存在着“重白领、轻蓝领”的人才观念,那些选择职业教育、有志于从事技工者的人成长通道也相对有限:学生一旦上了职校,绝大多数只能读到中专、大专,职业教育成了断头路;一些技工技术再好、业务能力再突出,也只能在技工、高级技工或技师、高级技师这条路上单线前进,职业发展空间相对狭窄,也难以拥有白领那样的职业上升通道、获得和他们一样的社会资源与声望。

  同样不应忽视的是,技工虽然不愁工作,工资相对不低,但干的多是苦活、累活,工作环境较差甚至处于危险之中,收入提升空间也相对有限,一些企业高级工程师退休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元就是一例。相反,白领起点工资可能会低一点,但一旦升职,收入会大幅度提升。另外,现行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倾向于收入高、地位高的人群,一般技工和普通民众难以享受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上述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从职业教育到技工群体都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从而造就了诸如“马桶盖现象”这样的尴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亟须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速度。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要加大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人社部与财政部也在全国12个省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在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重塑人才观念,畅通技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比如,将职业教育一直延伸到本科、研究生,给予他们和白领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社会资源,改善技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其收入水平,以及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等。只有技能人才的总体水平上去了,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自会水到渠成,提升至相应的高度。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