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杰文津:新型学徒制还需闯三关
//m.auribault.com2015-08-14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试行“新型学徒制”职教体系,能够“固本培元”,标本兼治,缓解日益严峻的“技工荒”,扭转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不过,新学徒制度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闯过利益关、体制关、社会评价关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12个省份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

  在我国试行“新型学徒制”职教体系,一是希望此举能够“固本培元”,标本兼治,缓解日益严峻的“技工荒”,托举正处于转型艰难期的中国产业界顺利“过河”;二是希望借此改革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重塑“校企融合,面向市场,学以致用,生源充裕”的职教体系。新学徒制度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闯三关”。

  首先要过的是利益关。此前数年,受“技工荒”影响较重的“长三角”一带的企业与学校,尝试过类似方式,行之未久便戛然止步。原因就在于“政、企、校、学”四方利益都无保障。此次两部委发文,先是确定了政府出资补贴的责任,明确了对企业发放补贴的原则、标准、对象及方式,同时又确立了带徒企业在学徒培训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可以说为撬动制度齿轮运转提供了重要扭力。然而其中依然有需要明确之处,比如:方案将确定带徒导师补贴的权力放给企业自定,导师的津贴与带徒质量能不能实现平衡?学徒虽然不是在校生,降低了流动性,但是经过成熟培训后,如何平衡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徒出徒后的流动需求?这都是制度必须给予特别关切的。

  其次,企业新型学徒制要过体制关。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在制度环境方面尚存在诸多短板。首先是相关立法付之阙如,特别是补贴资金安排,目前方案称由财政列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拨付,而在科教文卫预算捉襟见肘的现实下,职工教育经费本身是否充足,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职业教育环境问题。此次方案确定了学徒来源为新招工与新转岗工,这就部分缓解了在校学生进厂学徒流动性高的问题,但也同时增加了学徒定岗时的不确定性。另外从校企合作方面讲,为了让学徒技能能够相对全面,避免像全职职工必须完全服从流水线操作环节,还应当建立“学徒车间”或“学徒生产线”等,以便兼顾培训与工作。

  最后是社会评价关。技工在社会中是否受到足够的尊重?虽然这是现代学徒制度本身无法回答的问题,却也无法回避。与看似较高的薪酬相比,技术工人面临着职业保障缺失的困扰,“手停口停”,工作环境差,职业风险高,职业前景狭窄,种种问题都必须从制度层面加以系统解决。

  企业“现代学徒制”只是推动产业升级各项制度中的一环,但却凝聚了产业与教育改革双重期待,有助于我国产业在艰难升级中实现“弯道超车”。虽有困难,依然要勇闯三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