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呐 言:“挂科”为谁敲响警钟
//m.auribault.com2015-08-1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几天,针对中国教师赴英授课遭遇“水土不服”的讨论热度未减,澳洲悉尼大学商学院商学硕士课程一门名为“商业的批判性思维”的考试,300多名不合格学生中竟有八成是中国留学生,又再次引发热议。

  尽管中国留学生对于校方给出的“英语不够好”“批判性思维不强”“去年用论文作为考试成绩,但代笔现象严重,学校不得不采用‘强制期末考试’”等理由并不接受,质疑校方有意刁难,借此赚取每人5000澳元的重修费,事件的最终结果仍尚待调查,但我们还是应当借由这件事情反思一个此前讨论不多的话题,对于“挂科”,究竟该持怎样的态度?

  客观地讲,我们的学生是不习惯于谈“挂科”的,甚至谈之色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挂科”首先有伤面子,同时,“挂科”会严重拉低分绩,将直接影响此后的推优、保研。于是,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大学屡见不鲜:考试后,当得知自己“挂科”,不惜用各种办法找到任课老师求情、交涉,甚至以金钱做筹码或干脆恶言相向;还有的学生为了有好的学分绩,避免“挂科”,只选那些尽管自己未必真的喜欢,但考试容易过关、老师“好说话”的课程。我们还看到,尽管许多高校在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都意识到为了提升质量,有必要设适量的低分段比例,甚至是不及格的比例,但还是碍于各方的压力最终取消,回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点。

  但“你好我好”真的能“大家好”吗?我们知道,国外许多高水平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每一个学分的选择都需要学生自己精心考量,每一门课程都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才能获得优秀或通过。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分含金量十足,让每一个毕业生都学有所得。

  对比国内,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一旦进了大学,就是进了“学历的保险箱”,一扫高考前的紧张忙碌,悠哉度日。这里面暴露出的不仅是学生疏于自我管理的问题,还有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育人质量的深层次问题。

  把好“入口关”,更要严把“出口关”,让每名学生都能认真对待自己所修的每一个学分,珍视自己所选的每一门课程,我们的学校和学生都还需进行理念革新,从这个意义来说,悉尼大学商学院的事件,给许多人敲响了警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