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姜 赟:国考并非“降温”而是挤出了“水分”
//m.auribault.com2014-12-02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几乎每年这个时候,媒体上不变的热点都是“公务员热”,但今年和往年相比却有点大不一样。

  据悉,本次国考计划招录2.2万余人,创历史新高。但本次的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却是五年来最低——今年共有140.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竞争比达到64:1.这一比例和2011年的133.7:1、2012年的约为117.7:1、2013年的约为107.2:1、2014年的71.9:1相比,已经是大幅度下降。

  国考报名和竞争比双双走低的原因,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一是今年职位条件设置更加合理,二是考生报名更趋理性,三是报名纪律约束更加明确。这个解释的合理性,可以从140多万人报名而实际参加考试的仅有近90万人的数据变化得到印证。报名门槛的提高,边远地区、基层岗位的增多,“诚信系统”的筛选……国考资格条件的设置,让考生报名投身公务员队伍更趋理性,减少了考生试试看、练练手等随意报考,挤掉了碰运气、图侥幸的盲目报考。鉴于此,与其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降温”,不如说国考挤出了虚高“水分”。

  从数据来看,公务员报考人数的变化更多是技术性的,而非结构性的。若用“近年最容易的国考”来概括,是不严谨的,甚至存在误导之嫌。国考“温度计”的起起落落,实质受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制度设计、就业形势、人生选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若用“油水日薄”“权力日减”来归因,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是对年轻人选择的误读。就职业的“旱涝保收”、社会地位的“高大上”和社会保障的稳定预期而言,政府部门依然是应届生的靠前选择。这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譬如印度、韩国等也都十分普遍。

  国考报名走低的背后,是对公务员群体认知的理性回归。我们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支撑这种理性回归的政治经济生态新变化。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高压反腐”到“为官不易”,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格局,让一些人秉持“权力通吃”的从政幻想破灭;从“简政放权”到“推倒藩篱”,从“政策扶持”到“鼓励创业”,经济活力迸发、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常态,让更多年轻人不再抱怨“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而是更加笃信“我的背景,是这个时代”。只有这样的生态环境持续恒定,国考才能跳出“外面挤破头,里面愁白头”的怪圈,才能够从容的淘沙捡金,为国家选拔敢于担当、创新务实的人民公仆。

  作为新生力量,考生应认清公务员职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丢掉一些不切实际甚至不可宣之于口的幻想期待和虚幻光环,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好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应携初生牛犊的朝气,用法治填补潜规则留下的空白地带,破除排辈熬资历的暮气、站队分山头的恶习,在实现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同时,为社会营造更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从而实现整个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吾辈之力扫平崎岖成就伟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