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让“号贩子”失业,不妨学学新加坡
吴兴人
//m.auribault.com 2016-02-18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看病难之一,是各大医院的挂专家号难。此前,一则“女孩痛斥号贩子”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北京警方随之开展打击号贩子专项行动。然而据北京媒体报道,春节刚过,刚刚遭重拳打击的医院号贩子又死灰复燃。

  号贩子业已成为京沪各大医院门口的一块牛皮癣。又痒又臭,挥之不去,治了多次,收效甚微。利之所趋,是号贩子生意屡禁不绝的根源。有人问道:“是谁给了号贩子挣钱的机会?”我看是现行的医疗制度给了他们赚大钱的机会。号贩子是现行医疗制度这棵树上长出的一个毒瘤。三甲医院大门开,全国病人都能来。加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名医屈指可数,粥少僧多,专家号奇货可居,号贩子于是有大钱可赚,抢到了号等于抢到钞票,甚至有报道称,一些大学生也欣然加盟。

  公安部门对号贩子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整治行动,均是治标不治本。治本之道应是强化医疗体制改革。这里,不妨借鉴一下新加坡的经验。

  在新加坡看病是不用挂号的。一个电话打过去,实名预约,报一个身份证号码,述说病情,就可来看病。关键的机制是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无一例外会收取高低不同的诊费。医生凭借自己多年成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且有相当高的收入。一般社区的家庭诊所看头疼脑热的常见病,收取的诊费最低,收费稍高一些的是社区医院,再高一点的是公立综合性医院,最贵的是顶级的私营诊所,医疗和服务收费均很高。医生的付出与收入成正比,所以医生成为一项令人羡慕的职业。

  借鉴新加坡这面镜子,最要紧的一点是医生按不同的职称收取不同的诊疗费用,而不是挂一个号就能看病。时下,全国各大医院的诊疗服务与收费脱节,存在巨大牟利空间。挂号费几十年不变,早已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尽管我国的国情与新加坡不同,但这个分级治疗和分级收取诊治费的办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个办法实行的结果,将大幅度提高医生的收入,可以有效地促使病人分流治病。如果各大医院门庭若市的景象得到改变,号贩子的活跃空间将大大减少。

  参考新加坡的做法其实并不难。我们要积极推动分级诊疗的办法,把常见病往下引,把疑难病往上拉;同时促进社会办医,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并改革以药养医的恶劣弊端。对患者来说,要树立大病、小病到不同医院去治疗的观念。一样能治好病,何必都到三甲大医院去轧闹猛?真正的疑难杂症,才花大钱到大医院找名医治病。小病患者都跑到大医院看病,既挤占公共资源,又造成资金浪费,显然是多此一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号贩子自然失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