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前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一神论和圣战组织",“基地”组织头目扎卡维利用其在阿富汗设立营地。"9·11"后他们作为恐怖主义组织遭到围剿。2003年,美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伊拉克北方许多地方出现政治真空,扎卡维等趁机打着"基地"的旗号进入伊拉克,以"伊拉克基地分支"的名义猖獗一时。2006年,他们和提克里特附近一些逊尼派部落武装组成反美的"圣战者联合委员会"。同年12月,他们宣布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拉克伊斯兰国"(ISI)。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ISI追随者纷纷进入叙利亚。
2013年4月9日,"伊拉克伊斯兰国(ISI)"头目巴格达迪宣布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救国阵线"合并,取消之前分别的称谓,今后以共同名称运作,正式打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国号"。
“伊斯兰国”的目标及其追随者
“伊斯兰国”的雄心是,在从伊拉克到地中海之间的中东核心地带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
“伊斯兰国”称其领导人为“哈里发”,充分利用了一战后中东地区民族国家建立时国家边界、民族和宗教派别之间不匹配的缺陷,作为一个恐怖组织,在领地、兵力、资金和组织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因为哈里发制度不主张进行任何革命性变革,其领袖的言论简单易懂:一切安排按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照方抓药即可,这对于部落和教派纷争阶段的阿拉伯国家普通穆斯林民众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及其追随者抓住了年轻人厌烦克制和忍耐,渴望激情和一起关注的心理,通过激进主义和暴力行径吸引了大量注意力,进而聚拢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心怀不满、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年轻人,他们在战斗中通过各种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愤怒和情绪又转化成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战斗力还要依托强有力的军事组织。“伊斯兰国”设有专门的军事指挥机构——军事委员会,指挥官中包括前伊拉克军队陆军上校杜勒·哈里亚和阿德南·萨达维。“伊斯兰国”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作战经验、部落关系和军队人脉。巴格达迪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有25位主要助手,其中2/3是前伊拉克军队的军官。
“伊斯兰国”内部分工明确,伊拉克人负责军事,西方人负责宣传。他们在通过社交媒体煽动心怀不平的穆斯林青年方面很有一套。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血腥暴力活动,“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逐渐积攒了令人胆寒的名声。
“伊斯兰国”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恐怖主义组织。与“基地”组织相比,“伊斯兰国”不依赖国外捐款和国际金融系统,而是从富产石油的本地获得收入,从而能在全世界招兵买马。目前,“伊斯兰国”控制的版图已与英国面积相当,资产净值超过20亿美元,其麾下3万多名武装人员中,约一半来自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