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在休谟看来,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什么是幸福呢?平时我们常讲平安是福,健康是福。春节到了人人祝福户户纳福,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共聚亲情之暖时,更觉幸福美满。关于幸福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央视记者曾现场随机采访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人,问起什么是幸福,人们的回答也各不相同。如果加以归纳,笔者认为可以对“幸福”下一个定义: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既然是主观感受,那么当人们拥有了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后,也就无法为幸福划定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了。
回想“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的年代,人们如果能饱餐一顿,那是何等的幸福啊!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后,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出现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新的问题,百姓缺少了社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就因之降低。可见,当人们温饱无虞之后个人的快乐和幸福,不一定与金钱的多少、物质财富的多寡成正比,而是同公平、正义有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财富以外的因素,更多的应该是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譬如艺术家从观众的掌声中获得幸福,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康复中获得幸福,教师从学生的成才中获得幸福,儿童从父母的关爱中感受幸福,青年从事业发展的成就中感到幸福,老年人希冀儿女们常回家看看以体验幸福。另外,人们常说“人生有三大幸运”,幸运即福: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好领路人、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伴侣。因为好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好师傅帮助你学到本领,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正是一种幸福的感受,所以人们常祝幸福快乐。好伴侣与你白头到老,少年夫妻老来伴儿,这更是终身幸福。
还有一批人,在帮助人之后自己会流露出一种快感,即助人为乐,使自己精神上具有一种满足感,这也是幸福,而且是更高层面上的幸福。他们为别人付出了许多,但他们会认为自己是获得幸福之人。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最后云:“圣人不积既以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说,圣人不去积蓄财富,他总是尽力帮助别人,结果使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越来越大,他总是尽量给予别人财富,结果使自己可以给予别人的财富越来越多。天之道是造福万物不为害,圣人之道是只管成就事业,不去争夺果实。让别人幸福,自己就会更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让每一个共产党员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在让人民增加获得感中更好地体验付出的幸福。
光明日报:以制度化保证志愿服务健康发展2014-03-07 |
李 平:口号农业要不得2014-06-18 |
人民日报:用法治观念夯实执政根基2014-10-23 |
南京日报:让农民的幸福感可望又可即2015-03-10 |
胡一峰:家庭是个好东西2015-03-11 |
戴晓慧:让“文化民生”滋润心田2015-11-23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5-11-24 |
李春生:家风,是无形的财富2016-01-07 |
不能指望一味药包治百病2016-03-21 |
让传统文化“随时脉动回来”2016-04-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