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不懂事”不是弃婴的借口
杨忠信
//m.auribault.com 2016-06-30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怀胎十月,一朝弃之。前晚9时许,广州荔湾区芳村陆居路西小区,一名出生仅5天的男婴被遗弃在一张石桌上,随身纸条自称“我们是学生不懂事,求求好心人把他抚养成人”。所幸,男婴经医院检查并无大碍,目前已经被送至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照顾。(6月29日中国广播网)

  襁褓婴儿,嗷嗷待哺。血肉情深,弃之何忍?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真不知男婴的父母在抛弃他时,如何下得去狠手的?这个男婴是不幸的,出生仅五天便成了一名弃婴,本应栖身的温暖怀抱变为了冰冷石桌,他们用无情的抛弃之举改写了孩子的命运。然而,这个男婴又是幸运的,他被好心人及时发现并经警察送到了社会福利院进行照顾,虽然可能永远见不到他的亲生父母,但那样冷血绝情的父母不见也罢。

  关于抛弃孩子的真正缘由,恐怕在男婴的父母站出来澄清真相之前所有的结论都只能是假设。“我们是学生不懂事,求求好心人把他抚养成人”,是男婴父母留在孩子身边的纸条上写的,虽然其本意可能是男婴父母的行为解释,也可能是其愧疚之情的表达,然而我们也并不想去解读它到底包含几层含义。因为这段话貌似可以以学生无力供养之名换取众人的同情,实则同其他五花八门的弃婴缘由一样,都难脱推卸责任和逃避谴责之嫌。

  男婴的父母到底是谁,是不是果真如纸条所言还都是学生,目前尚未可知。不过,问题的关键点不在这里,因为不管他们是何种身份,都没有弃婴的权力和理由。于伦理和道德而言,生育子女并抚养其长大成人是每位父母的职责。于人权和法律而言,获得正常的抚养和必要的教育是每位孩子的权利。也正是基于这种良性且稳固的关系,社会才得以进步,文明方得以传播。所以,不管是谁,都不应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视人权法律而不理。一旦有人去人为地破坏和践踏这种和谐,必将遭到道德的谴责和正义的蔑视,严重者难逃法律的惩处。

  弃婴事件不只是个例,缘何在一些父母眼里抛弃婴儿如同抛弃个包袱那么简单?认真审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当事的父母责任感严重缺失之外,社会对孕产人群的关注度不高也是一大诱因。再返回新闻中的弃婴事件,假使当事的父母真为学生的话,那么问题疑点也就多了起来。假使是在校学生,女生怀孕直至生产这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同学或者室友竟没有丝毫察觉?即便是两个年轻人在外租房同居,必修的课程和院系的活动还是要参加的吧,老师难道发现不了半点的异样?假使他们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女生怀孕到生产,父母与其的沟通交流和关心关爱又在哪里呢?

  感情不是游戏,怀孕生子也不是过家家。这不仅是关乎个人幸福的小问题,也是关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对之慎之再慎,尤其是作为当事人而言,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理智和头脑。只有在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且有一定的供养能力时,你才可以坦然的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否则,一旦木已成舟,你悔之晚矣,因为任何理由都不是弃婴的借口。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