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流浪犬变“特殊同学”见证爱心成长
徐甫祥
//m.auribault.com 2016-05-16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成都市草堂小学五年级3班有一位“学号”为51的特殊“同学”,它不仅是班级里的明星,还是全校公认的“校草”,甚至还当选过学校第二届“晴朗”少年。而它,只是一只三年前偶然“流浪”进校园的中华田园犬。(5月14日新华网)

  中华田园犬,实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狗,然而,就是这只不起眼的流浪犬,自打它三年前怯生生溜进校园的那天起,就为孩子们所接纳、所喜爱,有了自己的“学号”,并成为学校的明星“校草”。同时,在精心照料这只名为“喜乐”的小狗狗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一并收获了爱心,收获了成长。

  善良的天性,以及满满的爱心,是孩子们身上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如何发掘这种足以让人终生受益的潜质并不断加以培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孩子们的爱心,却绝非单靠课堂灌输所能“定制”,而是更多凭借榜样的引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爱心传递及熏陶,方可逐步养成。

  譬如,三年前,当这只毛茸茸、尚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小奶犬不经意间挤进学校围栏时,当即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而面对同学们集体要求收留的申请,是拒绝还是同意,也一度让校长颇费踌躇:拒绝吧,无论是小“喜乐”的可怜状,还是孩子们渴求的目光,都让他不忍拒绝;同意吧,又担心其日后传染寄生虫或病毒,甚至有可能伤人。

  但校长最终还是做出了睿智的决定,正如他所说,“这个‘不’字的分量太重了,我根本无法对同学们说‘不’,因为真正的教育,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一个人面对生命的态度。”是啊,若校长一旦说“不”,则意味着学校有意无意间在灌输一种“对生命可以随意放弃”的理念,更意味着老师们多年来苦口婆心的爱心教育成果在这一声“不”字面前瞬间化为乌有。

  谢谢孩子们的坚持,也谢谢校长的一声“同意”。正是从这一刻起,学校日复一日的爱心教育,与孩子们的爱心实践,在这里实现了最完美地对接。事实也正是如此,日后在照料小“喜乐”的过程中,尤其是为它治病、募捐的阶段,孩子们学会了分工,理解了责任,知道了牵挂,懂得了奉献。也就是说,伴随着小“喜乐”的成长,孩子们内心深处的那些“闪光点”,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被发现,被发掘,并不断“升华”,这不就是最实在、最生动的爱心教育么?

  当然,在教会孩子们照料小“喜乐”的同时,学校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让“安全”融入其中:譬如,专门为小“喜乐”设立了一个“围栏屋”,由老师指导收养班级管理,未经同意,其他同学不能随意接触。实际上,得到关爱的小“喜乐”也与孩子们相处融洽,三年来没有引发任何伤害事故。或许,在献爱心的同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也算是孩子们不经意间的收获吧。

  其实,在对待校园流浪犬的问题上,驱赶比收留要容易得多。然而,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来说,若一方面在课堂上讲授“生命至上”,另一方面则对流浪动物“痛下杀手”,显然会给孩子们以误导,而这种言行分离的所谓“爱心”教育,断不会培育出真正有爱心的学生,尤其对正处在人生模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因而,笔者为这样的学校点赞,希望似这样充满爱心的学校越来越多,从而让孩子们在爱的熏陶下,逐步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爱的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