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卖空气”
张东锋
//m.auribault.com 2016-03-22 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过去这周末,粤北的连山县借着“卖空气”在网络上火了一把。报道说,当地村民不仅摆摊卖冬菇、春笋这样的山货,还用塑料袋装起空气向游客兜售,“小袋10元大袋30元”,结果,“有的游客一笑而过,有的真的掏钱买几袋带回城市”。

  虽然报道里称村民是“突发奇想”,但这样的袋装空气、罐装空气的创意早已不算新鲜。有报道曾考证,早在1919年,法裔美籍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就曾把一个玻璃器皿中的液体抽掉,命名为“巴黎空气”赠送给两位美国收藏家,算是开了“罐装空气”的先河。不过,真正把空气商业化做成罐头的,是美国一个叫诺克的富翁。当年,他在日本富士山旅游时突发奇想,开发了“富士山空气罐头”的产品。后来,张小娴在小说《再见野鼬鼠》中,提到男主人公拿空气罐头当礼物送给女主人公,感动了不少读者。即便在国内,从北边的呼伦贝尔到南方沿海的福建,再到西部的贵州,这两年好多地方争相把空气做成罐头,所以这实在算不上稀奇事。

  问题在于,为何“空气罐头”屡屡都能成为热闻?比较国内外,无论是“巴黎空气”还是“富士山空气罐头”,其出现更多是作为一种稀奇的物品,跟空气质量看不出有多大关系,也没见在国内有多大反响。相比之下,几乎这两年出现的国内所有相关机构在推广“空气罐头”时,都在反复强调其“清新”“纯天然”等概念,使其一下子由“稀奇品”变成了“稀缺品”,一波又一波地制造话题。追根溯源,我觉得最主要还是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有关。当然也可以说,和杜尚的“巴黎空气”一样,“空气罐头”也带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只是前者的指向是“艺术无处不在”,而后者意在提醒大家关注环境。

  不过,“空气罐头”真的如预想那样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了么?我看未必,从各地报道来看,一些地方推出“空气罐头”,更多地是为了营造一个噱头,提高在外界的知名度,热闹一阵子就悄无声息了;而对于那些好奇的买家而言,不少也都只是图个新鲜感,往往一笑了之。在我看来,要让每个人以及地方政府真正重视环境的改善,的确得呼吁乃至引导大家认真考虑一下“卖空气”这件事儿,不过要卖的不是空气里的氧气,而是二氧化碳,即重视“碳交易”。这样强调的逻辑在于:与其我们关注哪里有新鲜空气,不如真正思考一下如何改善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这方面,广东就是个鲜活的好案例。近年来,在重视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广东加大了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作为碳排放第一大省,广东积极参与低碳建设,并在多个低碳领域纳入国家先行先试的地区。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广东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碳市场,一、二级市场的累计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国内各试点中遥遥领先。碳交易等创新举措对广东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近日,环保部发布2月份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珠三角有6个城市进入主要城市空气“十佳”,连续3个月占据半数或以上。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2%,达标率是三大城市群中最高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空气罐头”的流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它从“天方夜谭”变成宣传的“噱头”或商品出售,从某种角度上说多少有点儿令人尴尬。而要让人们真正关注环境,需要严格执法,爱护好青山绿水,同样也需要因势利导,让大家认识到良好环境的真正价值。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