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友善之墙与无人菜店,拿什么唤醒城市友善
段春荣
//m.auribault.com 2016-03-11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天虽然下着雨,市民曹先生冒雨骑电瓶车10多分钟,赶到4公里外的一家蔬菜店,只为买一斤香菇。让老曹舍近求远冒雨前来的蔬菜店,正是一家位于香木林路,名叫“成都道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无人值守”蔬菜店。从6年前开始营业至今,这家蔬菜店已经办了2027张会员卡,会员绝大多数是来自附近小区的居民。而蔬菜店半径500米范围内的4个小区的总户数,才2900余户。(3月10日《成都商报》)

  冷漠的城市,从来不乏温暖人心的角落。

  你应当还记得,今年初以来,重庆、青岛、贵港、成都、昆明等国内多个城市都出现了一面面“友善之墙”: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在上面,而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它取走。时至今日,“友善之墙”还继续在城市之间不停地复制着。不过,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也有不少地方的“友善之墙”陷入了尴尬境地。如昆明北站隧道友善之墙因无人打理变旧衣物垃圾场被取缔,兰州“友善之墙”则因无手续遭取缔。

  一颗颗滚烫的公益之心遭遇了复杂的人性、冰冷的现实与机械的城市管理的多重夹击,注定让“友善之墙”如同“昙花一现”,还来不及温暖这个城市,就被城市的滚滚人流与洪流所摒弃。短命的“友善之墙”,不仅折射着城市友善精神的缺失,也体现出了将友善简单化、公益化的倾向,公益化的友善更像是对城市无家可归和贫困者招摇过市的怜悯,简单化的友善对于创建者来说注定会沦为负担,到头来只会是一场矫情。

  在成都,“友善之墙”遭遇了“赠衣爆棚,分发跟不上”及“沦为旧衣堆放点”的尴尬。同城之下,一家“无人菜店”却经历了6年的风风雨雨,诚信与友善在城市的一个街区与角落悄然蔓延。6年来始终坚持“卖之以诚”的店主,一个个冒雨前来买菜的顾客,“无人值守”时那些自愿帮忙看店卖菜的邻居,2027张会员卡,共同凝聚成了一份沉甸甸的集体友善与信任。

  如果说“友善之墙”实质是外国公益模式的引用,友善的内涵主要是凸显对城市弱者的关爱,那么“无人菜店”则闪烁着民间的智慧,蕴含于其中的友善与信任会让社群充满人情味,让社区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暖。随着时间积攒起来的人情与温暖,不仅是社群间的一根无形纽带,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更是打造居住共同体的外在力量。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友善之墙”模式试图让城市有更多温暖的色彩,试图通过一面面有形有爱的墙打通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心墙,从而改变城市形象,唤醒城市精神,但却事与愿违。在暴露出来的尴尬问题面前,它所带来的温暖竟如此苍白,甚至还来不及温暖人心,却已陷入令人心寒的境地。而建立在“卖之以诚”“记之以心”“行之以信”“交之为友”基础上的“无人菜店”,对于茫茫都市与人海而言,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但它却如浩瀚星空中耀眼的一颗明星,在黑暗中是那么明亮,它的光芒能够穿透黑夜指向黎明,能穿透心墙生出新的明媚。通过店主生意圈的外拓和居民相互之间的感染,这个友善与信任的同心圆将会越画越大。

  城市是一个统一体,但又是相互割裂开来的细胞和碎片。唤醒城市精神,重拾城市友善,重建城市信任,离不开每一个单元里的碎片的重组。城市里从来不缺乏建立在施舍与怜悯基础上的关爱,但缺乏平等与共享基础上的友善。在笔者看来,“无人菜店”启示我们,平等、互信、共享友善精神的唤醒与重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因素在社区。只有基于社区基础上社区精神被唤醒了,将来随着街区制社区的推广,人心的友善与信任才能真正打破冷漠的气息与无形的界限,共同在城市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流淌到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心。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