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 松:大学生村官不应是职业选择的跳板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 更多

  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于本周末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举行。与此同时,福建省也于近日发布公告,计划从应届优秀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生选调大学生村官800名。(11月23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一方面,大批在职大学生村官趁此机会挤破脑袋迈向“机关门”,另一方面,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又争先恐后的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矛盾的背后,道出了当今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环境造就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不小的影响。同时在父母的眼中,也期待孩子有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加之,大学生本人对公务员队伍的一知半解而趋之若鹜也加剧了此现象。

  落榜者视大学生村官为“跳板”。除了极少数人能一举中第,绝大部分考生则只能望洋兴叹,一些落榜者于无奈中选择当一名大学生村官。笔者曾参与过大学生村官录用考察,面对“为什么考大学生村官或当了村官以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不少考生直言不讳的说“可以到基层锻炼,考公务员有优势”等。而在平时的工作中笔者也接触到不少大学生村官,考试似乎成了他们的核心任务,进入体制内则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

  干得好不如考得好使村官变学霸。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制度还在进一步的探索当中,在考核机制与出路没有挂钩、出路尚未完全畅通的情况下,生活现实的压力也使得本怀“三农梦”的村官们被迫成了一名“考霸”。

  当然,大学生想通过几年的基层锻炼走上公务员的岗位,来更好的服务农村建设,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当大学生村官成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敲门砖”,成为职业选择的跳板,这就完全背离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人财物资源浪费。

  这些问题亟需引起大学生村官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无论是制度设计、教育培养、服务管理、日常考核还是出路引导等都需进一步的规划和完善。只有让一心服务“三农”发展的村官脚踏实地的施展才华,让青年毕业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农村广阔天地当中来,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骨干人才,才能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最大的智力支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