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张贵峰:“30年缴费百万”呼唤社保全面改革
//m.auribault.com2015-05-19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约为个人工资的46%.以北京一名30岁、月薪6000元男性职工为例,其每月单位和个人缴费金额2700多元,1年约3.3万,大约30年,到60岁退休时,总缴费就已达到100万元。(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2版)

  “30年社保缴费百万”,尽管这一缴费总数确实令人咋舌,但在“社保缴费占工资总额40%-50%”的现实语境下,显然又不是什么让人意外之事。事实上,若进一步考虑“未来工资增长”“延迟退休”等因素,对于许多职工来说,“缴费百万”可能只是一个偏低的估算。

  我们的社保缴费水平明显偏高,但相对应的社保待遇,又是明显偏低、很不相称。如社保缴费中权重最大的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呈现逐渐走低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多降至四五成水平”,而依据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养老金最低替代率应为55%,替代率达到60%至70%,才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再如,医疗保险,尽管缴费比例不菲,但实际报销比例却一直不高,远不足以真正化解“看病贵”。

  一面是社保缴费水平明显偏高——“30年百万”,另一面又是社保待遇并不给力。我国社保制度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局面,原因无疑十分错综复杂,涉及诸多社会宏观的社会背景。比如,在社保制度的改革转轨过程中,由于历史欠账未得到及时填补,而形成长期的巨额亏空,如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扩大,再如,在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整个社会“入不敷出”的抚养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医改不到位,公立医院事实上仍存在非公益的逐利体制,吞噬着宝贵的医保基金。

  而从社保制度本身角度看,“高缴费、低待遇”格局的形成,归根结底,无疑还在于现行社保制度仍存在许多设计缺陷。比如,除了职工和企业缴费,政府财政对于社保尚未形成真正充裕稳定的投入机制,也尚未构建起真正“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甚至存在“负激励”问题,这诚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指出,“这个制度负激励效应太大。不改成一个正激励的制度……就是灾难”。社保基金统筹层次过低,有限的基金分散在市县一级,基金缩水贬值严重。

  因此,要想减轻“30年缴费百万”负担、改变“高缴费、低待遇”社保格局,并无简单捷径可走,只能依靠系统化的全面深化改革,尽快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一系列相关改革,如“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