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有深意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7-02-0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如果央行的变相加息还有后续动作,说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中性,这与今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杠杆力度的要求相吻合。去产能需抬高资金使用成本,与电价、水价、排污处置费、税收等杠杆捆绑使用,可倒逼地方和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鸡年新春上班首日,央行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其中7天期、14天期、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上调至2.35%、2.5%、2.26%。此举引发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高度关注,有分析人士猜测,这可能意味着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出现明显转向。(相关报道见08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次年中国启动4万亿财政资金强刺激政策,合计拉动社会资金和商业信贷约20万亿元。为遏制市场流动性过剩,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央行连续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共5次,每次上调25个基点至3.5%。到2012年,宏观经济再次步入下行通道,导致国内存款利率连续六年出现“政策性下跌”。在此情况下,央行昨天上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可视为近六年来首次加息,难免引发国内外对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猜测。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任务后,中国宏观经济从去年四季度起才重新筑底企稳。到去年12月,企稳迹象基本得到巩固。今年1月的主要经济数据尚未出炉,但从已公布的月度制造业和服务业PPI数据看,中国经济新年首月开局不错,企稳迹象得到进一步确立。一般而论,宏观经济若仍然处于下行通道,即便下行的斜率较为平坦,央行也断不会轻易加息。

  央行昨天的加息幅度很小,试探性意味比较明显,而且这种加息也不同于百姓储蓄利率的上调。公开回购操作分为回购和逆回购两种,都是各国央行新发展出来的货币调控工具,市场货币过多时,央行通过回购操作“回笼”过剩货币;市场货币较紧时,央行则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回购与逆回购分为短期与中期多个种类,无论是回购还是逆回购,虽说都是行政行为,但央行也不是完全无偿“冻结”或“投放”资金,而是既向“被回收者”支付一定“回收利息”,也向资金使用者收取一定“使用利息”。

  具体到逆回购利率上调,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百姓生活和收益,但资金使用成本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如果此番上调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分阶段逐步打开一个“加息周期”,那么无论是实体市场、资金市场还是各行各业,包括市场物价都将引发积累性连锁反应。如果调控得当,宏观调控效果以正面为主,如果调控失当,除了弊大于利,还会引发一系列市场信号紊乱与失真,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从而对刚刚企稳的宏观经济造成新的冲击,最终对百姓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如果央行的变相加息还有后续动作,说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中性,这与今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杠杆力度的要求相吻合。此外,去产能也需抬高资金使用成本,与电价、水价、排污处置费、税收等杠杆捆绑使用,可倒逼地方和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三高”产能。再有,既然已经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适度上调资金使用成本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要拿捏好去杠杆、去产能、调楼市与加息的关系,实际操控中殊为不易。

  从国际大环境看,针对美国对华打贸易和汇率战的可能,此次央行变相加息,相当于提前向美国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今年美元若继续加息,对中国美元外储跌破3万亿大关将带来更大压力,中国的“外储保卫战”结果如何,已不是单纯的美元外流快慢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国内外企业界对中国经济走向的信心。总之,此次加息是短期应对还是长期态势,各方还需作进一步观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