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作为普通消费者,期待职能部门事先给电商平台管理者和网络经销商立规矩,更期待“双11”期间来一场打假专项整治,把“双11”变成“网上打假节”
12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6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体验式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格在11月11日当天并不是近期低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12月13日《新京报》)。
假促销、真误导大量存在,就意味着有消费者在商品价格上吃了暗亏,甚至这些消费者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仍在为自己拿到的所谓“低价”“折扣”而沾沾自喜,虚假折扣的盖子掀开后,只怕真的有人要剁手了。可即使事后知道自己买来的所谓“低价”商品花了不少冤枉钱,真正会依法维权的又有几人?网上同类商品价格五花八门,仅靠消费者自己的辨别力很难判断是否真的为“低价”真促销,而且网上虚假促销取证难,很多职业打假人都不愿意趟这浑水,普通消费者就更难奋起维权了。因而,面对“双11”后的“一地鸡毛”,消费者除了告诫自己来年不再冲动外,就是期盼有人能来主持公道。
与“双11”之前各相关职能部门频繁发声、各电商平台签订承诺书的热闹景象相比,“双11”之后再主动直面“双11”期间问题的,并不多。网络经销商因“双11”虚假促销被查处的典型案例更是鲜有报道,是没有商家因此被查处,还是查处后没有及时披露,外界不得而知。
作为普通消费者,期待职能部门事先给电商平台管理者和网络经销商立规矩,更期待“双11”期间来一场打假专项整治,把“双11”变成“网上打假节”,与年初的“3· 15”消费者权益日遥相呼应,事后及时通报“双11”打假的成果,把那些搞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商家晒出来,既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也要让消费者知道哪些商家有违法经营行为,规避自己的消费风险,以此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双11”期间总是充斥着大量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那“双11”岂不成了部分失信商家的狂欢节,这一品牌又还能走多久?把“双11”定为“网上打假节”,方能让“双11”走得更健康、更长久,真正让消费者、电商平台、网络经销商各方均受益。
要开展网上打假,比到实体店打假难度更大,尤其是取证更难,这对职能部门是一种考验。比如,要准确查实虚假促销,就得建立网上价格跟踪监测机制,中消协采取体验式调查的形式监测到了部分商家的违规行为,职能部门也应落实网上商品的价格监测责任,不应该也不能把这部分责任全交给电商平台管理者,企业管理责任毕竟无法替代行政执法职能。更不能依赖于消费者的投诉举报,而应该落实职责主动出击,对每一起虚假促销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尽可能地让更少的消费者陷入商家虚构的折扣陷阱。“双11”集中打击网络虚假促销、虚假宣传、假冒伪劣,让“双11”期间的诚信经营带动网络交易乃至整个商品交易的诚信经营,这样的“打假节”,公众值得拥有。
2850万会费究竟怎么花2014-04-16 |
光明网:网络互动、发声切勿陷入“暴民狂欢”2015-01-22 |
“提速降费”也要严肃打假2015-05-16 |
秦 川:“网言网语”别把低俗当个性2015-06-05 |
守着善款没教室能怪村民吗2015-09-22 |
以“机器人革命”撬动创新发展2015-11-26 |
“农民工购房节”为何不受农民工青睐?2016-03-04 |
时薪过万超网红线上培训需规范?2016-03-28 |
【科教时评】凭什么让当技工成为“第一选择...2016-08-19 |
凭什么让当技工成为“第一选择”?2016-08-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