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打造中国的品质企业
潘 刚
//m.auribault.com 2016-08-26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随着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隔离墙已经被推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逐渐成形,经济全球化正在向更深层次迈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一体化和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消费升级的时代正在到来,并呈现出高端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意味着潜在成长空间的不断扩大。

  一体化、常态化、高端化、个性化,这四个特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市场下行的压力和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压力;机遇则来自国际化的红利、改革政策的红利、市场潜力的红利。要想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必须把“品质”放到核心位置,形成一批中国的“品质企业”。

  “品质企业”就是以品质为信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品质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企业。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有品质的品牌、有品质的产品和有品质的员工。

  有品质的品牌,指的是企业有一个好的品牌形象,以消费者为核心,吸引消费者,打动消费者。所谓有品质的品牌,就是要有一种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力量与自信,树立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理想。

  伊利的品牌主张就是六个字——“滋养生命活力”,这六个字展现了伊利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里约奥运会期间,联合中国奥委会在里约的“中国之家”,伊利发起了“和千万人活力开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伊利不仅向全世界的消费者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伊利的奥运品质和“滋养生命活力”的品牌主张深入人心,获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要支撑起一个有品质的品牌,需要有品质的产品。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制造”席卷全球,中国也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这背后,我们主要靠的是低成本。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中国企业必须要告别“有规模无利润、有颜值无细节、有速度无质量”的发展模式,踏踏实实地做出有品质的产品。

  品牌的背后是产品,产品的背后是人,有品质的员工是组成“品质企业”的细胞。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里写道:“那些惊人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也曾说过:“发展人,进而发展组织。”都是在强调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伊利也有一句话:“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正是因为有一群具有好品质的员工,我们才能生产出好品质的产品,才能支撑起好品质的品牌。

  建设有品质的品牌、生产有品质的产品、培育有品质的员工,靠的是行动,而决定行动的是思维方式。打造品质企业,必须坚持品质思维。品质思维,包括创新、极致、服务和共赢四个方面。

  创新思维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思维方式。不创新,无未来,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想要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全产业链上创新,鼓励全员创新,通过创新挖掘潜力、提高效率。2014年底,伊利把原来的技术中心升级为创新中心,并提出了“让创新成为伊利的态度”,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员工都具备创新思维,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入思考研究、持续创新。

  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需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极致思维。这也是现在常说的“工匠精神”的核心。说起工匠精神,往往很容易想到高精尖领域的技术专家。但如果能把日常工作做到极致,同样能打造出好品质。在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的奶粉生产车间,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滤网达到了H14级别,过滤效率达到99.99%,不仅能过滤头发直径1/200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还能去除微生物,可以用在医院的血液透析仪里。这就是“极致思维”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创新思维还是极致思维,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服务思维。比如大数据的运用,我们积极探索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开发了“伊利大数据雷达平台”,覆盖了250多个数据源,有效数据量级达到全网的90%以上。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除了以消费者为核心,企业还要做到均衡发展、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这就是共赢思维。基于共赢思维,伊利在行业内首次探索实践了产业链金融模式,坚持“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理念,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出了多款金融产品,以满足产业链伙伴的融资需求。到2015年,我们帮助近1500个牧场解决了融资难。共赢思维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也优化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环境。

  创新思维让品质企业有了动力,极致思维让品质企业有了路径,服务思维让品质企业有了目标,共赢思维让品质企业有了保障。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需要提高“中国企业”的口碑,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企业”的代名词!

  (作者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