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全国两会上,财政政策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接受《经济日报》“金记者”采访,谈了他对今年财政赤字、税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
债务偿付压力可承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对此,贾康委员认为,3%对于年度来说是合适的,说明今年的财政政策是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来安排财政赤字就带有扩张的特征,今年我们把赤字率从2.3%提高到3%,提高了0.7个百分点,这非常明显地是在‘加力增效’方面做了加力。”
贾康委员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全局服务的,既有利于稳增长,同时在调结构方面也将起到独特的作用。因为财政资金就是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将在补短板、惠民生、护生态、防风险等方面有很多作为,这有利于全面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目前有观点认为,3%的赤字率属于“强刺激”,贾康委员明确表示,这还算不上强刺激,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赤字率有了明显提升,偿债压力大不大,也是目前普遍关心的话题。贾康委员表示,赤字率提高后,债务的偿付压力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我国公共部门举债的规模有非常明确的数字,应该是在安全区之内,有把握控制这方面的风险”。
赤字率达到3%,未来几年是否会持续这样的政策力度?贾康委员称,3%的赤字率是阶段性的,未来还要相机抉择。比如,如果经济还需要进一步保持扩张力度,下一年可能还会保持3%的赤字率,甚至再高一点,“但现在这样说还为时过早,要看今年的具体情况”。
调整要与改革相配合
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之后,如何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贾康委员表示,增效需要全面的机制配合。比如,要努力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加强管理,加强绩效考评,此外还要优化相关的支出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关键,比如,同样是在投融资方面使用资金,PPP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可以使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要更好地通过机制创新来提高绩效。
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今年提出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这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贾康委员说,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这是中央和地方财力分配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共享税。在分税制的安排中,增值税全部给中央或地方都不行,必须两边共享。过去中央和地方的比例是75%和25%.营业税本来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大宗稳定收入,按照“营改增”的机制,地方就没有这一块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这说明将在增值税的划分比例上再作考虑,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贾康委员强调,从原理上说,增值税不宜给地方过高的比重。原来有很多人指出,由于拥有四分之一的增值税分享比例,促使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努力办企业,不管企业盈利不盈利,只要企业存在,运转起来,就可以产生流转税,成为地方的财源,带来了政府职能的扭曲。现在要调整这一比例,在不得已情况下,适当提高一点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下调到50%对50%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合适的。
贾康委员认为,与之配套的就是要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从全盘来看,中央早已安排了资源税和房地产税改革,其中资源税由从量变从价,房地产税从无到有,这都将成为地方比较大的稳定收入来源。但这样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资源税需要一步步推开,今年内将更全面地由从量变从价来推行,房地产税也要加快立法。不过这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比较快又可行的办法就是调整增值税的分享比例。再有就是消费税,可以考虑部分消费税是不是可以推到销售环节,交给地方。
人民日报:高额赤字的隐忧2009-11-02 |
人民日报:高额赤字的隐忧2009-11-02 |
人民日报:意味深远的“欧元保卫战”2010-06-07 |
袁增霆:欧债危机余波未了2010-08-02 |
秦 宏:关注今年的三场焦点之争2012-01-31 |
徐立凡:政府过紧日子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2015-03-07 |
冯煦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为供需再平衡创...2015-12-25 |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六论”2016-01-08 |
证券时报: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面临几大挑战2010-02-11 |
证券时报: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面临几大挑战2010-02-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