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邓海建:马云说的“九十三年后”会有怎样的双十一?
//m.auribault.com 2015-11-12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更多

  1分12秒,突破10亿元!12分28秒,突破100亿元!1小时13分59秒,突破300亿!…如此近乎奇迹般的数字向全球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国速度。在央视财经频道特别企划八小时大型节目“聚焦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中,马云笑谈,不仅“七年之痒”要跨过,还想做100年。“所以双十一我觉得至少还有93年要做。”(11月11日央视)

  一个无中生有的双十一,却能让消费产业链兴奋一整年。这大概就是内需的魅力,是新业态激活传统要素资源的魅力。在天猫的数据榜上,分分钟都在刷新着记录。尽管这些数字还有待审计考校,也尽管并非每个人都在刷单血拼,但盆满钵满的商家、后台爆仓的订单、热血满怀的快递,甚至从消费环节衍生出的卫视“双十一文化”,都在提醒着每个人:这个节日,在裂变产业格局与范式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数字价值与意义。

  双十一是电商的造节运动。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物欲澎湃的消费符号。七年倏忽而逝,痒不痒,成了热点。最典型的当数几天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文《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从启蒙价值消失、营销模式滞后、物流造成混乱、寡头竞斗恶化等角度,质疑爆发性互联网人口红利吃完,剁手节还能往哪儿走。这样的担心若非恶意,自然也不算杞人忧天。不过,凡事利弊两端,尤其是在电商成为中国零售业新领军者的时候,担忧与质疑,恐怕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打量。

  一方面,对于疲软的市场,双十一确实是一颗提振信心的“速效救心丸”。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网上零售市场,电子商务收入达439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GDP值的7%。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端口、走进转型风口的今天,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成为实体经济风雨中取暖的重要参数依据。这就像数日前总理对马云的问候,当然不仅是对阿里的情有独钟,更多的,还是看重这一扇寓意着“消费是转型新动力”的标志性窗口。今天的电商,就像当年的地产业一样,成为关联性强、影响力大的支柱产业。在跨境电商虎视眈眈的时候,国内电商能否如约崛起,在十三五的版图上,不单单是个微观经济学的话题。

  另一方面,双十一的消费状况,折射着压力下中国民众的幸福感。购物节当然不是原罪,甚至在国外,它是民众的狂欢常态,“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约瑟夫 "塞尔吉从“消费者幸福”角度,描绘这种购物狂欢状态:在特点时间点的购物节日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会产生一种期待,只有完成下单,幸福感才能达到峰值。这种幸福,不是占便宜、排长队,而是兑现劳动价值、实现物质梦想。某种意义上说,享受购物的快感,和期待薪资的上涨,是作为消费者的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两大原动力。

  100亿元——2015年天猫双十一仅用12分28秒,去年耗时38分钟,前年为近6小时,这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非常高。数字的变化,比例的优化,是生产业态与生活方式的转身。双十一,不是救市的神仙,亦不是搅世的妖怪。至于双十一会不会长命百岁,这当然是个虚指的问题。93年后,“我不是我你不是你”,但契合经济规律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演绎,一定还会在经济大势与市民生活中风生水起。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