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从“无危”到“极危”谁来为贪欲与暴利买单
胡欣红
//m.auribault.com 2017-12-0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级为“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13年前,黄胸?还属于“无危”状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中国部分地区为食用而过度捕猎黄胸?是其数量迅速减少的主因。捕鸟成风的背后是暴利作祟,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中破获的非法贩卖、运输、饲养黄胸?案件中,不乏涉及数千乃至数万只黄胸?的案例。(12月7日《北京青年报》)

  禾花雀是一种身长只有十几厘米的小鸟,如果不是胸前的一簇黄色羽毛,它和普通的麻雀似乎没什么区别。它繁殖于西伯利亚一带,越冬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禾花雀是天上人参,能补肾壮阳,“进食可大补”。尤其是以“能吃、敢吃”闻名的广东人,更是将之奉为珍馐美味。正是食禾花雀之风愈演愈烈,给这种可爱的候鸟带来了灭顶之灾。

  其实,禾花雀的遭遇并非个例,无非只是遭到“重点照顾”而尤其突出而已。每年秋冬之际候鸟南飞之时,“围网捕鸟”已然成为一道“风景”。去年媒体披露的天津、唐山两地大规模“围网捕鸟”现象曾一度引发热议。据护鸟志愿者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鸟网之多,堪称“网海”,累计拆除鸟网两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挂网死鸟5000余只。广东省森林公安局去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全省清缴捕鸟网长达23778米,查获野生鸟类27414只。

  候鸟之所以遭遇天罗地网,无他,人欲饕餮也!事实上,禾花雀只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候鸟,其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并不具备某些人以讹传讹的那种类似伟哥的奇效!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禾花雀属于候鸟,可能和不同地域的鸟类接触,捕捉、宰杀、食用这类飞鸟,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风险,其体内的一些寄生虫在烹煮不彻底的情况下还可能进入人类体内。考虑到这类野鸟都是通过非法手段捕获的,其捕获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饵,此前不乏有人类食用用毒饵捕获的野鸟后中毒的案例。此外,为了出售时有个好“品相”,禾花雀还要进行专门的“育肥”,饲料里会用到一种激素类药物“速达肥”。诚如专家所言:“食用来历不明的野鸟,徒增食品安全风险,不可取。”

  针对禾花雀的遭遇,1997年中国政府就下了禁令,但仍有数额巨大的交易在私下里进行。禁令之下,禾花雀的价格水涨船高,法律禁令在暴利利益链面前形同废纸!因为违规成本极其低廉,而获利颇丰,从制作、销售鸟网到捕获、出售野生鸟类再到收购、加工、销售野生鸟类及其制品,“围网捕鸟”已经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利益链条。人类的重重贪婪之网,令候鸟血洒迁徙之路。

  法制时代,要想让禾花雀之类的候鸟不再沦为盘中餐,必须运用法律利剑斩断利益链。2016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4条明确禁止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野生动物,第32条还规定了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有法可依之后,能否做到有法必依,却依然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围网捕鸟”之类规模化、专业化的职业捕杀行为,更应该严惩不贷。

  依法严惩之外,亦需帮助人们认清人欲饕餮之害。人们常说,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生长于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又怎可悖逆上天好生之德,为了一己饕餮之欲,狠心杀戮无辜生灵呢?不管有没有列入保护名单,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哪怕是再渺小也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岂能因为自己的饕餮之欲将其赶尽杀绝?1只禾花雀1年觅食的害虫数量等于5个农民1年灭虫数量的总和,如果真的灭绝了,恐怕会危及整个生态链。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末了,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意味深长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