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日有网友反映,用多个搜索引擎搜索“手持身份证照片”皆出现大量相关图片,人脸清晰,身份证等关键信息明白无误,不少网友担心“这么重要的信息就这么暴露,太危险”。记者发现,其中有弱势群体的求助信息,也有网店店主为取得消费者信任主动公布,还有人晒出的是欠债者信息。律师提醒,公民发现信息泄露后可向有关单位投诉举报。(9月5日《北京晨报》)
法律条规并不少,方方面面也齐全,无论是《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还是《刑法》都对于个人信息遭遇泄露做出了明确的维权条款。
问题到底出在哪?
京衡律师事务所余超律师表示,手持身份证照片暴露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他提醒公民不要随意向不正规的互联网平台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以防被不法者窃取利用或倒卖谋利。“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轻则被广告骚扰,重则被骗取钱财。”
这个短板并不在于法律的缺失,而在于民众自我维权意识不强,执法部门执法力度有限。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在线进行传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不见面,打打字、语音视频都可以,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个人隐私很难真正成为隐私。于是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拿着别人的信息到处叫卖,干着违法收利的勾当,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因个人信息泄密而带来的网络诈骗案件。
手持身份证照片在网上的裸奔,恰恰说明了部分民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也从侧面暴露出个别单位和网站平台缺乏应有的保密自律,直白地说双方在个人信息保密方面都属于法盲。一方不知道个人信息泄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困扰,一方并不知晓什么叫故意泄露他人信息罪。
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给全球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距离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就也应该是裸奔的,法有令则为禁,无规则即为最大规则,个人信息容不得他人恶意使用和泄露,否则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侵害,更会在无形中破坏着社会的良好秩序。
因此,执法部门必须硬起来加大线上线下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的打击力度。治病要治本,不能等到造成了严重后果、舆论大波,才开始挽起袖子动作起来。而应该加大日常对网站平台、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倒卖个人信息、随意张挂个人手持身份证照片的,坚决予以查处,缩小以倒卖个人信息为利者的生存空间,在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以正法律威严。
唐 华:政府网站电话号码打“X”是极度不...2014-12-11 |
广州日报:堵网站泄密,不应止于悬赏2014-12-29 |
广州日报:用严法为“裸奔”的个人信息添件衣2015-02-06 |
汪昌莲:“呼死你”成灾折射信息服务短板2015-02-05 |
李 娅:法治是个人信息的“保护伞”2015-07-24 |
法治是个人信息的“保护伞”2015-07-24 |
崔文佳:网上信息安全的先天不足2015-10-23 |
让法治阳光照亮网络每一寸空间2016-03-02 |
网络直播平台面临多重法律风险2016-07-14 |
网络直播平台面临多重法律风险2016-0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