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不,据1月19日《青年报》报道,日前上海市民陈女士就遇到一件奇事——用手机叫专车,显示一辆SUV抢了单,最后却来了辆公交车!司机说,他开完末班车已下班,正回库途中,想着“与其将车‘空放’回库,不如顺路载客。”
有些事摆在明面上,谁都知道不对,但在现实生活里却鲜有人会就此较真。比如,司机拿公交跑专车,这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被私用的行为,按理当罚。可实际上呢,报道里涉事司机这么做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不是陈女士爆料给媒体,或许类似情形还会继续上演。
更令人不解的是,陈女士爆料也并非是要举报这种违规行为,而是把这次经历当成奇遇分享给大家。在公交车上,两人有说有笑,陈女士夸赞司机“老法师”,给司机满分评价。除了付清26.5元钱的打车费之外,她还额外给了对方4块钱的感谢费。
感谢费,这种提法不啻于一种讽刺。首先,我不知道陈女士是如何辨认司机身份的。临近深夜,明明叫的是一辆SUV,结果来的却是另一辆车,她就不担心上当受骗,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全么?其次,“老法师”技术好线路熟,但也可能有筐瓢的时候。如果磕着碰着,找谁来赔?找打车平台,人家只管那辆登记在册的SUV;找公交公司,司机这干的可是私活;找保险公司,那也得首先弄清楚,陈女士搭的到底是公交车还是专车……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么一大堆麻纱事一旦找上门,我想陈女士的心情就绝不可能是感激了。
一事当前,先辨是非再分利害。可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事情的表象蒙住了眼,忘了根本上的是非。一辆公交跑专车,如此奇葩的事儿让我赶上了多新鲜多霸气,我可得上车体验一把,这么想的人显然忘了还有遵守规则这档子事。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没有规则的保护,眼前的好处随时可能转化成害处。这方面不乏例子。因为乱穿马路、乱插队导致各种事故,而且事故发生后维权难的案例,一举一大把。
当然,笔者并不是否定加强监管、培养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只不过,在此基础上民众也应有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这样,就不会被拿公交跑专车的噱头牵着走,忘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大事。
杨兴东:来自“专车”的挑战也有市场转型契机2015-01-08 |
兵 临:“第一案”载不动专车合法性争议2015-04-16 |
王石川:专车即使输掉今天,也会赢得未来2015-04-17 |
丛 莲:给“差评”遭殴拷问监督机制2015-05-08 |
朱昌俊:应客观看待专车“成长中的烦恼”2015-05-14 |
出租司机砸专车 法治社会不容暴行2015-05-29 |
若非专车搅局,出租车改革一样无路可退2015-06-13 |
关雅文:别让“营销战”掩盖专车真问题2015-06-26 |
圈点新闻2015-07-16 |
山中人语:公共服务会不会上淘宝?2015-09-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