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关于补助金的去向问题,金山中学需要给家长一个公开透明的交代。更需要思考的是,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一项善政体现出最大的善意。
日前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有村民投诉,他的孩子在该镇金山中学读初三,是一名寄宿生。不久前,在学校老师的安排下,该校一百多名学生“配合”老师进行了一次贫困生补助发放“仪式”:每名学生手举一沓散开呈扇形的百元现金拍照,还得面露笑容。拍完照、签完字,人走钱得留下。“那沓钱就只是个道具,最后没有一人领到。”当地多名学生证实拍照后“人走钱留”。
那沓钱成为道具,倒也没什么,钞票并不会有拟人化的情感。让人辛酸的是那些贫困生,成了学校集体作伪的“活道具”。该校一位老师表示,学校也意识到钱很敏感,有关方面检查也很严,拍照签字是为了留档存证。拍照后没发钱,是怕学生弄丢了,到时候跟家长说不清楚。但他们难道不担心,拍照留档了却又将钱收回这种做法更说不清楚吗?这很容易让人怀疑,学校是否将助学金截留了下来。
事实也证明,“人走钱留”的贫困生补助金去向经不起细究。校方称把补助金用作了学生的伙食费,但多名贫困生家长却表示,学校隔三差五就要钱,学生吃饭一般都是先交钱才能领到饭票,不太可能存在学生吃了饭还欠钱的情况。更有家长表示,此前他们曾配合学校填过贫困生信息表,但最终补助金去哪儿了却一无所知。此外,学校还有很多搞不清名目的收费。至此,关于该校助学金的去向问题,是该好好查一查了。
不过,调查不难,消除那些贫困生心中的被羞辱感,可能不那么简单。如果说贫困是这些学生不得不承受的社会性羞辱,那么听任校方以补助金发放的“仪式”来耍弄,则无异于对贫困生人格和尊严的羞辱,伤害更大。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的初中生来说,尤其如此。
贫困生补助如何不异化为对贫困生的羞辱,是个一直存在的教育和制度命题。比如在贫困生认定上,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比穷模式”,不少地方出现召开大会发放贫困补助金的现象,2013年沈阳大学甚至要求申请贫困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比穷演讲”。这种把贫困生的伤口生生撕开向公众展览的做法,这种只能让人感受到浓浓恶意的做法,真能体现制度的善意吗?
把伤口撕开的做法,至少换来了几张薄薄的纸币,但孝感金山中学的做法却无疑是将伤口撕开后又撒上了一把盐。关于补助金的去向问题,金山中学需要给家长一个公开透明的交代。更需要思考的是,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一项善政体现出最大的善意。或许,面对贫困生群体,“润物细无声”才是真正的善。
扬子晚报:“选举”贫困生2010-06-10 |
醉翁之意不在城2011-08-24 |
学生捐款别变成“道德要挟”2011-08-25 |
王石川:贫困生的营养餐里还需添加监管2011-10-28 |
徐 敏:贫困隐私的难题2013-10-23 |
于 珍:贫困生补助为何成了“唐僧肉”2015-09-29 |
吴应海:评定贫困生别盯住学生的饭碗2015-10-14 |
评定贫困生别盯住学生的饭碗2015-10-16 |
钱江晚报:贫困生竟是选出来的2010-06-11 |
戎国强:助学金“拍照事件”,给教育打上冷...2016-01-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