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陈 方:廉价表达比“学生冷血”更可怕
//m.auribault.com 2016-01-19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应该懂得,真正的观察必须尊重事实的完整与准确,而不是脑补真相轻易做出价值判断。

  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网帖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这篇文章引发了网民对学生冷漠的指责,并批评学生是“考试机器”。但随后记者反复核实,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而校长也在很短时间内赶到了教室。

  “老师猝死在监考中,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情节残忍且刺激,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发酵成一篇“热文”;人们在转发讨论时,也往往忽视了去求证事件真相。“只知道分数而缺乏最起码的生命敬畏”,这样的批评角度也很适合拿来描摹中国教育病。不明真相的网民,就这样被裹挟在炮轰中国教育病的情绪中,一时间,竟不知去探寻“事实”和“真相”到底怎样。

  如今,剧情逆转了。这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并不稀奇。以该网帖为例,信息发布者是学生家长,他的“消息源”只是女儿和几个孩子的说法,现场情形到底如何他并未求证核实,而只是根据自己获取的简单信息脑补了所有现场情形。一篇漏洞很多的网帖,何以蒙蔽万千网民的眼睛而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原因只有一种——它所传达出的情绪和立场倾向,恰恰满足了某些网民的需要。

  每一起逆转剧的背后,其实都在拷问我们对真相探究的敬畏。不夸张地说,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越来越廉价,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真相”成为一种稀缺品质。发布者缺乏求证的专业素养,围观者只要看到符合自己情绪的信息,就习惯性地随手转发。聚集与发酵,很容易把那些带有公共性底色的信息带入舆论场。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每一次“再传播”其实都强化了个人判断的色彩,它不仅仅是信息的纯粹传播,更大程度上也是情绪的多次发酵。

  中国的教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这些问题并不能和“年轻女教师猝死监考中”发生联系。忽视完整的事实,只迎合自己的判断,已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的一种非典型舆论生态。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缺乏观点。事实上,每个人都在以守望者的姿态观察评说着这个社会,这种积极的介入姿态让人欣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这是每一个观察者努力的方向。每一个人都可以以社会观察者的角色定义自己,但是,他应该懂得,真正的观察必须尊重事实的完整与准确,而不是脑补真相轻易做出价值判断。

  如果一个人的表达过于廉价,那这种表达到底还有多少意义?或许这才是《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的网帖带给人的警醒。当然,这种廉价的表达也不足以悼念考场上英年早逝的女教师。

  本报特约评论员陈方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