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1月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竞争比降至33:1。(11月30日中国新闻网)
近30余年来,中国社会曾出现过许多关于就业的“潮流”:先是“下海潮”,再是“民工潮”,近十余年来,出现“国考潮”。每一个“大潮”的出现,无不折射出大众价值观的取向和经济社会的新特点。
“国考潮”的出现同样如此。“国考潮”的出现,既有就业难的大背景,也与在一定时期里,社会对公务员职位易于依靠职位寻租的评价和预期有关。如今,随着国家对公务员管理、约束的加强,和法制健全,公务员这一职业正趋于正常化和规范化。在此语境下,近几年来,每当“国考”报考者弃考的消息传出,舆论便不断出现“国考弃考热”的论断。
然而,这种论断恐怕未必站得住脚。
纵观20多年的“国考”招考历程,招录与报考人数都呈增长态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当年4400人正式报考,相当于9个人争考一个职位。进入新世纪后,国考报名规模呈现出爆棚式倍增,2010年报名人数达144.3万,随后,经历了两年的小幅下降之后,2013年首次突破150万。本次略降至139.5万,虽然不是报名峰值,但是报名人数与1994年相比,报名规模已增长约316倍。
可见,从“国考”总体报考人数来看,近几年虽有所波动,但是基数仍然巨大,没有出现质的下降。另外,在报考基数大的背景下,弃考人数实际上一直很多,也很正常,未必谈得上“弃考热”。
弃考者众多,除了可能存在的“公务员热”降温的这一原因外,还应有其他更现实的原因。比如,近年来,“国考”在报名和资格审查阶段设置了较严格的门槛,压缩了报名的水份;另外,报名者以应届大学生为主,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公务员只是求职的一个选项,如果他们有了其他更好的就业选择,那么弃考很正常。
总之,如把近年来“国考”报考人数和弃考人数的波动,归因于“公务员热”的降温,恐怕有些一厢情愿,至少为时尚早。
“公务员热”降温,进而使公务员职业回归正常,是社会良性发展的要求,也寄托了社会大众对公平和正义的希冀。公务员职业的正常回归,除了健全法律法规等上层设计,也离不开社会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变。
此外还有另一个易被忽视的称谓误区。当我们在谈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时,总习惯于简称“国考”。但是,如果仔细推敲,这一称谓并不妥当,甚至会人为抬升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性。如果说,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有“国家”二字就简称“国考”,那么带有“国”字头的考试还有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等,后者是不是也可以简称“国考”?“国考”简称显然不合理。
不要以为“国考”仅是个简称就可等闲视之,实际上,它会烘托公务员考试热度。因此,为公考热降温,不妨先改改“国考”的称谓。
理性地看,人类对权力、财富、技术和艺术等几种门类的价值选择取向,所占比例并没有判若云泥般的巨大差别。每种职业都有其优劣,都有其拥趸。长远来看,公务员的职业终究会回归正常和平淡,但就当下来看,仍然任重道远。
文/柯锐
检察日报:公务员奖励须走出误区2009-12-11 |
毕晓哲:应届生考公务员 大门并未“堵死”2011-02-23 |
检察日报:公务员奖励须走出误区2009-12-11 |
潘福金: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2013-06-07 |
王 磊:公务员工资就该比教师高吗?2014-04-08 |
范正伟:看公务员涨工资应避免“两个主义”2015-01-26 |
南方日报:“城管”要回归城管的常识2009-04-09 |
南方日报:“城管”要回归城管的常识2009-04-09 |
羊城晚报:惩治庸官的“度”在哪里2009-07-30 |
南方日报:“城管”要回归城管的常识2009-04-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